以盛影传媒如今的关系网和影片本身并无敏感内容来看,过审只是程序问题。
公司市场部已开始着手制定庞大的宣传计划,预计抢占七月中旬的暑期档,力求复制甚至超越《垫底辣妹》的票房奇迹。
一切都似乎在朝着更辉煌的方向高歌猛进。
然而,真正的变革风暴,往往起于青萍之末。
六月六日,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一份由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简称广电总局)与文化部联合签发的红头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广发影字〔 〕 )(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广电局,以及各电影制片厂、相关国有及民营影视文化单位。
总结其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几大突破:
1.彻底打破制片壁垒,鼓励社会民营资本进入。
《意见》明确指出,要“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逐步实现电影制作主体的多元化”,“鼓励和支持国有电影制片单位以外的人员和机构从事电影剧本创作和电影制片业务”。
这相当于从政策层面,正式、彻底地为民营资本敞开了电影制片的大门,结束了长期以来国有电影制片厂在“出身”上的垄断地位。
虽然之前已有“单片申报”等试点,但此次是以最高规范性文件的形式予以确认,意义非凡。
2.改革发行体制,推行“院线制”为核心。
文件强力推行以“院线制”替代沿袭了几十年的层级式发行网络。
要求“推行以院线为主的发行放映机制,减少发行层次,改变按行政区域计划供片的方式”,“鼓励有实力的发行企业组建跨省院线”。
旨在打破地域垄断,建立高效、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让影片能够直接面向市场,优胜劣汰。这是对僵化发行体系的“外科手术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