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289:鹏城马来问诊

他的用友软件虽在国内财务软件市场站稳了脚跟,但规模和影响力,与王盛一手打造的“盛影系”相比,仍有差距。

“王董过奖了,不过是赶上好时代,做点自己喜欢的事。”王盛谦和一句,将话题引向正轨:“听王董在电话里说,马总这边有些融资方面的想法?”

小马哥深吸一口气,知道关键时刻到了。

他扶了扶眼镜,开始介绍腾迅的情况,语气尽量保持平稳,但语速还是不由自主地加快:

“王总,我们腾迅是 ,现在改名叫秋秋。主要是为互联网用户提供即时通讯服务。截止到目前,注册用户数量增长很快,已经突破了……五百万。”

他报出这个数字时,带着一丝自豪,但随即眼神又黯淡下去。

“用户活跃度很高,尤其是在校学生和年轻网民中很受欢迎。但是……”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苦涩:“我们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是靠给电信、寻呼台做一些系统集成项目来勉强维持。秋秋本身,还没有找到稳定可靠的盈利模式。服务器带宽、维护成本压力非常大。”

王文惊在一旁补充道:“华腾他们团队技术很强,产品也很有前景。就是这互联网行业,眼下……唉。”

他叹了口气,没有明说,但在场三人都心知肚明——互联网寒冬。

,全球互联网泡沫迅速破裂。

资本市场的狂热骤然冷却,投资者对互联网公司的态度从盲目追捧转向极度谨慎,甚至恐慌。

无数依靠风险投资输血、缺乏自身造血能力的“.com”公司纷纷倒闭。

这股寒流迅速席卷全球,中国市场亦不能幸免。

曾经门庭若市的互联网公司,此刻门可罗雀。

融资变得异常艰难,投资人关心的不再是“眼球经济”、“用户规模”,而是实实在在的盈利能力和清晰的商业模式。

这对于用户暴增却无法变现的腾迅而言,无疑是致命一击。

“不瞒王总,”小马哥语气沉重:“我们目前确实在进行首轮融资。也在和港岛盈科数码动力,以及美国的idg资本接触。盈科那边,李泽楷先生看好我们的前景,而且引入港资,对我们未来在港股上市可能会有帮助。idg那边也在谈……只是,现在这个环境,谈判进展很慢,条件也……比较苛刻。”

他说的含蓄,但王盛明白。

在互联网寒冬下,即便是idg、盈科这样的知名机构,出手也必然谨慎,估值压得很低,条款也会非常严苛。

历史上,腾迅就是在 ,共占40%股份的投资协议(具体时间点和金额细节略有出入,但大致如此)。

这笔钱对当时的腾迅来说是救命钱,但代价是出让了相当大比例的股权。

小马哥之所以通过王文惊找到王盛,除了盛影传媒现金流充裕的名声在外,更看重的是王盛背后的资源。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