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除夕。
清晨的天光透过薄雾,勉强照亮了北影厂生活区略显陈旧的窗棂。
王盛在熟悉的家中醒来,身上是母亲晒得蓬松柔软的被,带着阳光和皂角的干净气味。
相较于他在希尔顿常住的行政套房,这里空间狭小,隔音也一般,不过很安宁。
然而,这份安宁在手机开始持续不断的嗡鸣与铃声中被打破了。
千禧年的春节,拜年短信已经开始在拥有手机的人群中流行起来。
摩托罗拉掌中宝 、内容雷同的新年祝福。
王盛随手拿起手机,粗略翻看了一下收件箱。
大多是公司下属、合作方、乃至一些只有数面之缘的艺人发来的套话。
他懒得一一回复,这种群发短信,在他眼里缺乏基本的诚意,纯粹是礼节性的噪音。
电话也开始接踵而至。
他设置了静音,选择性接听。
第一个打进来的,是韩三坪。
“喂,韩叔,过年好。”
王盛接通电话,身体放松地靠在床头。
电话那头传来韩三坪中气十足,甚至带着几分意气风发的声音:“盛子,过年好!在家里了?”
“嗯,昨天刚从津城回来。您呢?在蜀省了?”
“到了,前天到的。”韩三坪的笑声透过听筒传来,透着一种衣锦还乡的舒畅。
如今的韩三坪,今非昔比。自去年凭借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成功稳住并激活了国产电影市场,避免了因进口片业务暂停可能引发的市场崩盘,他在中影集团内部、乃至电影行业的地位便一路飙升。
从最初暂管国产片发行业务,到如今名正言顺地分管国产片发行,并与电影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以及拥有市场监督职能的文化市场管理部门等单位联动,他手下已经初步搭建起一个覆盖主要票仓城市的巡查与监察网络。
这个网络如同逐渐收拢的渔网,重点打击的就是困扰行业多年的票房瞒报痼疾。
可以说,在中影集团内部,韩三坪已然是制片、发行一手抓的实权派人物,其影响力甚至能通过行政和市场双重手段,辐射到放映终端。
虽然进口片发行业务不归老韩直管,但他巧妙地利用中影集团垄断进口片发行的“大义”,对那些胆敢顶风放映走私影片的影院施以重拳,断供正规片源、乃至联合相关部门进行查处,惹得不少依赖走私片盈利的“地方军”怨声载道,不断向上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