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他会在沈城方面派出的文化、规划、旅游等部门官员的陪同下,乘车前往市郊各处可能的备选地址进行考察。
秋末的东北平原,视野开阔,草木枯黄,带着一种苍凉而雄浑的美。
王盛戴着墨镜,穿着厚厚的风衣,在寒风中仔细查看地形、交通、周边环境,不时与身旁的官员和随行的盛影团队低声交换意见。
赵苯山作为本地文艺界的代表,以及王盛在东北的重要合作伙伴,几乎全程陪同。
他那一口亲切的东北话和插科打诨的本事,往往能在略显严肃的官方考察中起到活跃气氛、拉近距离的奇效。
“王总,您看这块地,平坦,离高速口也近,边上还有条小河沟,弄好了景儿不错!”赵苯山指着眼前一片空旷的土地,热情地介绍。
王盛微微颔首,对旁边的规划局副局长问道:“刘局,这片的土地性质……”
晚上,则往往是各种规格的宴请和会议。
沈城方面对这位刚刚斩获金鸡百多项大奖、且手握巨大资源的“财神爷”不敢怠慢,接待规格很高。
推杯换盏之间,合作的意向被一次次重申,细节在酒酣耳热之际被初步探讨。
王盛保持着礼貌与克制,既不过分热情承诺,也绝不冷场,始终掌握着谈话的节奏和分寸。
韩三坪的助理作为中影的代表,恰到好处地在一旁补充着国企的立场和要求,为王盛分担了不少压力。
在紧张的公务间隙,赵苯山也会尽地主之谊,安排一些更具东北特色的“节目”。
比如去品尝地道的杀猪菜、锅包肉,去体验热闹的二人转剧场……
俗,太俗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