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227:激励

他想看看,那个让他心情复杂的年轻人王盛,这次又搞出了什么名堂。

是延续《30天》、《当幸福来敲门》的成功,还是在这种主旋律题材上会水土不服?

湘西,某个刚刚通了有线电视不久的小镇。

《那山那人那狗》的成功,让导演霍健起在此声名鹊起。

邻里乡亲听说他参与执行导演的新片在泱视播出,也都聚到了镇上唯一的大彩电前。

宾馆房间里,范小胖屏息凝神。

电视屏幕上,没有炫目的特效,没有熟悉的明星脸,画面一开始就是 。

黑白的史料镜头与精心搭景还原的彩色画面交织,瞬间将人拉回到了那个决定民族命运的时刻。

镜头聚焦在一个叫林恒的工程师身上,他戴着眼镜,穿着不合时宜的旧长衫,性格执拗,对技术有着近乎偏执的严谨。

当他接到为开国大典设计制作自动升旗装置的任务时,那种既感责任重大又面临重重困难的压力,透过屏幕传递出来。

寻找适合的金属材料阻断球、解决广场供电不稳定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说服并团结一群背景各异的工匠……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挑战接踵而至。

影片的节奏并不快,但叙事沉稳,细节扎实,将宏大历史事件背后,那些微小个体所付出的艰辛、智慧与赤诚,刻画得丝丝入扣。

范小胖看着看着,忘记了疲惫,也忘记了床头上那堆令人头疼的复习资料。

她虽然不是科班出身学导演的,但作为演员,她能感受到这部片子的“讲究”。

画面的质感、光影的运用、演员表演的克制与内敛,都透着一股不同于一般电视电影的“电影感”。

尤其是几个关键场景,比如林恒在深夜的工棚里,对着图纸和简陋材料苦思冥想,额头上渗出的细汗在灯光下清晰可见;比如那群临时聚集起来的工匠,为了调试一个部件争得面红耳赤,却又在成功后露出憨厚而满足的笑容……这些细节都充满了力量。

“原来主旋律还能这么拍……”范小胖心里暗暗惊叹。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