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210:新年新气象

除了少数特殊功能区域,如高级剪辑室、录音棚还在进行最后的设备调试外,盛影传媒与光线传媒基本完成了整体搬迁,正式在京信大厦九、十两层挂牌办公。

也就在这一天,公司的正式职工,以及由盛影传媒负责管理、来自全国三十家电影厂的近万名派遣职工(包括技术工人、编剧等),结束了短暂的春节假期,相继返京,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

庞大的人员基数,如同精密的齿轮被注入了动力,开始按照既定的轨道高速运转:

由于咚总负责、陈良作为核心副手的“私人订制”婚庆电影团队,率先动身,奔赴全国各地。

他们的目标客户是那些追求极致体验、不计成本的富豪阶层,需要频繁出差,深入沟通,量身打造。

由猴子领衔的“金禧典藏”业务组,则专注于京城及周边经济发达城市的中高端市场。

他们利用北影厂优质的设备和技术背书,提供电影质感的婚礼记录服务,客户多为城市新兴精英。

大刘、小兵、陈猛管理的“影像记忆”项目,面向最广大的普通消费者,价格亲民,覆盖京城、津门及冀省主要城市。

这支队伍吸纳了大量的电影厂待业子弟,他们在培训后持证上岗,用相对标准的流程,记录下千家万户的幸福时刻。

原“联盟制片中心”的核心班子,现在成为了盛影传媒“电视电影事业部”的中坚力量。

他们轻车熟路,迅速投入到新的电视电影项目中。

按照新的分账协议,发行方支付的款项将先进入盛影传媒账户,再由盛影传媒根据项目合作合同,与北影制片公司(即原北影厂)进行利润分成。

由蔡怡浓和李囯立执掌的“电视剧长剧”部门,在《京港爱情线》、《四大名捕》成功的鼓舞下,士气高昂。

《绝代双骄》项目已进入前期筹备,同时他们也在积极寻找和开发新的长篇电视剧剧本。

王盛亲自挂帅的“影院级电影”业务,无疑是公司的战略重心。

在《30天》、《当幸福来敲门》连续成功之后,这块业务承载着公司在主流电影市场开疆拓土、树立品牌的期望。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