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微笑回应。
离开厂长办公室,王盛没有回盛影传媒那间熟悉的调度中心,而是叫上大军,按照纸条上的信息,开始了寻找新据点的行程。
京城一九九八年底的写字楼市场,虽不及后世繁华,但也已初具雏形。
改革开放二十年,外资涌入,民营企业壮大,对高品质办公空间的需求正在悄然升温。
第一站是建国门外的国贸中心。
一期建筑已然是京城的地标,玻璃幕墙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反射着冷峻的光。
大堂气派,电梯迅捷,但租金报价也同样“高大上”。
王盛粗略算了算,以盛影传媒和光线传媒目前的规模,若在此安家,每年租金将是一笔巨大的固定开销,会极大影响现金流和项目投资的灵活性。
“这里气派是气派,但性价比不高。”
王盛摇摇头:“再看看。”
第二站是亮马河畔的燕莎商圈。
这里毗邻使馆区,环境相对安静,嘉里中心崭新亮丽,设施先进。
租金比国贸稍低,但依然不菲。
而且周边商业配套更偏向高端涉外,与盛影传媒这类扎根本土文化、时常需要与各色艺人、剧组打交道的公司,氛围上似乎有些隔阂。
“感觉有点太‘洋气’了,不够接地气。”大军说出了王盛心中的感觉。
连续看了几处,都不是特别满意。
要么成本过高,要么地理位置不便,要么环境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