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203:官方定调

从冰天雪地的冰城,到温暖如春的羊城,从东海之滨的魔都,到西部腹地的蓉城,成千上万的观众走入了电影院。

他们中有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类似困境的中年人,有满怀好奇与探究欲的年轻人,也有被舆论吸引而来的各界人士。

银幕上,葛尤饰演的陈建国,带着他那本《英汉大词典》和手绘的k线图,将他那充满辛酸与坚韧的奋斗故事,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地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影院里,啜泣声、叹息声、以及看到希望时会心的低语声,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放映厅里同步上演。

陈建国的命运,仿佛一根无形的线,牵动了无数颗感同身受的心。

公映后的几天,票房数据如同滚雪球般攀升,迅速突破了“九地”市场的范畴,向着更高的纪录发起冲击。

与此同时,社会各界的讨论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争论影片是否“真实”或“毒药”,而是开始更深入地探讨下岗再就业的途径、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个人如何在时代浪潮中把握机遇等更为具体和建设性的话题。

就在这舆论热度达到新一轮高峰时,官方的“定调”如约而至。

十二月二十一日,星期一。

《人民x报》在第二版要闻版,刊发了一篇题为《〈当幸福来敲门〉:一部展现时代精神与个体奋斗的现实主义力作》的评论员文章。

文章开篇肯定了影片的艺术成就和社会反响,称其“以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塑造了陈建国这样一个在改革阵痛中不屈不挠、奋力前行的普通工人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