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统购统销的时代,他们坐在发行端,卡着我们的脖子,利润大头都被他们拿走了!现在我们好不容易自己闯出一条路,有点家底了,他们又想来摘桃子?”
另一位老资格的x委成员气得胡子都在发抖,“凭什么还要我们被他们整合?要整合,去整合儿童厂、青年厂那些困难户去!想动我们北影厂?没门!”
“接受不了!绝对接受不了!”
“这是要把我们打回原形啊!”
群情激愤,会议室里充满了愤怒与不甘的气氛。
北影厂这两年凭借自身努力打下的江山,积累的财富和声望,让他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底气和话语权,此刻却面临可能被“吞并”的命运,这种落差感和屈辱感,让这些把小半辈子都奉献给北影厂的老人们难以接受。
王盛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韩三坪所说的“仲影集团”方案,他并不陌生。
在原本的时间线上,这正是在行业改革和集团化浪潮中,最终落地实施的方案之一,或者说,是某种历史惯性的体现。
中影凭借其长期把持全国发行网络的特殊地位和行政级别,在资源整合中占据优势,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他更知道,历史的轨迹已经因为他的出现而发生了偏转。北影厂不再是那个需要仰人鼻息、等待救济的困难户,它拥有了强大的自我造血能力、市场化的团队和一套初步被验证可行的运作模式。
更重要的是,它掌握了一条绕过传统发行体系的、直接连接市场的通道——虽然还不完善,但已显雏形。
韩三坪等众人的情绪稍微平复一些,才再次开口,他的声音更加沉重,抛出了最关键的问题:“同志们,冷静一下。名字、面子,固然重要,但更要命的是里子!”
他目光锐利地扫视全场:“这套整合方案的核心目的之一,或者说,最致命的一点是——中国电影公司,要借此机会,名正言顺地收缴之前已经下放、或者说我们凭借市场力量争取到的,电影厂对接地方的国产片发行权!”
此言一出,会议室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明白这句话的分量。
发行权!
这正是王盛和北影厂联盟过去两年拼命争夺、并赖以打破僵局的核心权利!
从电视电影通过联盟渠道发行,到后来《30天》在九地的成功试水,靠的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绕开了省级公司的壁垒,实现了制片方与电视台或地方影院的更直接对接。
虽然过程艰难,阻力重重,但这扇门已经被撬开了一条缝。
如果这个权利被中影以“集团化整合、统一发行”的名义收走,那么北影厂联盟刚刚建立起来的、脆弱的全国发行网络,顷刻间就会分崩离析!
他们将被重新锁回那个受制于人的笼子里,辛苦制作的作品,命运又将掌握在别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