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录播带”,即是电视台播出使用的主要介质,在数字播出系统尚未普及的九十年代末,这种物理磁带是节目流通的标准载体。
但这远远不够!
其他未能参与合作的地方电视台,眼见此节目热度空前,也纷纷挥舞着支票找上门来,希望能够购买重播权。
“老王,咱们是老朋友了,这次《快乐女声》的带子,无论如何要给我们台一份,价格好商量!”
“我们台观众呼声太高了,播不了直播,重播也行啊!”
王长钿办公室的电话几乎被打爆。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抢购潮,光线传媒和湘省卫视迅速协商,制定了一个阶梯式的重播权价格体系。
即使价格不菲,订单依然纷至沓来。
从三月中旬开始,无论是在首轮合作电视台,还是在后续购买重播权的各地卫视、地方台,只要在晚间黄金时段或周末下午播出《快乐女声》的比赛录像,尤其是张伯芝相关的场次,收视率无一例外地飘红。
许多错过了直播,或者想重温比赛的观众,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
那种“已知结果”的观看,并未消减他们的热情,反而带着一种“见证传奇诞生”的参与感。
张伯芝在复活赛的惊险晋级、总决赛的摇滚献唱,每一次重播,都能在社交圈层中引发新一波的小范围讨论。
这股“重播热潮”持续蔓延,甚至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工厂、企业的闭路电视系统中,也被作为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的内容进行播放,其影响力真正深入到了基层。
然而,真正将张伯芝推向又一个舆论高峰,让她在 ——《实话实说》。
此时的主持人,正是以其独特的“尴尬”幽默和犀利又不失温和的提问风格,深受观众喜爱的小崔。
节目录制当天,张伯芝在蔡怡浓的陪同下走进演播室。
她穿着一条简单的蓝色连衣裙,妆容清淡,与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样子判若两人,更像一个邻家女孩。
面对小崔和现场观众,她起初有些紧张,双手紧紧握着话筒。
小崔的开场一如既往的平易近人,没有直接触及她的身世,而是从参加比赛的感受聊起,慢慢引导她放松。
当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她的家庭和未来打算时,张伯芝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