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152:七路反王聚京

那些在巡演中收集的“观众真实评价”和精心剪辑的采访画面,此刻成了最有力的武器。

……

就在舆论发酵的同一天下午。

北影厂会议室。

一场看似低调,却可能影响电影发行格局的会议正在这里举行。

与会者除了北影厂厂长韩三坪、盛影传媒总经理王盛、紫禁城影业代表张和平等人外,更引人注目的是来自苏省的数位“不速之客”——姑苏市电影公司总经理、金陵市电影公司总经理、梁溪市电影公司总经理、彭城市电影公司总经理,以及龙城、静海、广陵三地的电影公司老总。

这“七路反王”齐聚京城,目的只有一个。

绕过苏省电影公司,直接从北影厂和紫禁城影业拿到《30天》的拷贝,在他们的城市与京城同步上映!

这在此时看来,无疑是极其大胆的举动。

不过也并非没有条件。

《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即(93)3号文件。

打破了中影公司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模式,各制片厂可直接向省级电影公司发行影片。

但省级公司依然对本省发行网络拥有强大的控制力。

然而,政策也留下了一些模糊空间,例如并未完全禁止制片厂与市级公司的直接接触,尤其是在省级公司不作为或无法达成协议时,有时可灵活处理。

这为市级公司的“越级”行为提供了一丝理论上的可能。

此外,经济基础,也是这些反王敢上京共商大业的基础。

苏南地区经济发达,影院设施较好,观众消费能力强,且深受沪上、港台文化影响,对《30天》这类影片需求旺盛。

看到巡演造成的巨大声量和潜在票房,这些市级公司不愿坐视利益流失,更不甘心受制于可能反应迟缓或利益分配谈不拢的省级公司。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