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144:西格玛男人从不内耗(改)

她刻意强调了“北影厂”、“周星星”以及“王盛”这几个关键词。

王盛的名字,随着《中国人》歌曲的传唱和一些商业传奇故事的小范围流传,在港岛娱乐圈内部也并非完全无声无息,至少听起来不像是什么皮包公司。

“这意味着,伯芝签约我们,不仅仅是在港岛发展。”

蔡怡浓画着蓝图:“她将拥有进入内地庞大市场的绝佳机会。电影、电视剧、广告、甚至未来可能有的音乐计划,我们都能提供最顶级的资源和平台。这远不是本地一些小型经纪公司可以比拟的。”

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了些:“当然,公司投入巨大资源培养艺人,也需要相应的保障。所以合约中规定了相应的违约责任条款,违约金数额较高,旨在确保双方合作的稳定和专注。希望你们能理解。”

蔡怡浓没有具体说违约金是多少,但那必然是一个天文数字,高到足以让任何试图挖角或者艺人本身想要中途解约的人望而却步。

张伯芝安静地听着,她年纪虽小,但家境和经历让她比同龄人更早熟。

她清楚自己的优势就是这张脸和年轻的资本,但也明白娱乐圈的复杂。

一个强大的靠山至关重要。眼前这位蔡总提到的公司背景,听起来确实比那些只盯着眼前利益的本地小公司要可靠得多。

二十万的签约费,更是解决了家里的燃眉之急。

她看了一眼母亲,母亲眼中也是挣扎与意动。

最终,张伯芝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妈,我觉得……可以签。”

她想到不靠谱的父亲,想到家庭的重担,这个机会,她必须抓住。

张母见女儿态度坚决,又想到那二十万港币和蔡怡浓描述的内地广阔市场,终于也下定了决心。

她作为监护人,在蔡怡浓带来的律师逐条解释(尽管很多法律条款她听得云里雾里)后,想了想,还是在合约的末页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