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条会议桌旁挤满了人,后排还加了不少椅子,烟雾缭绕,茶香混合着烟味。
来自三十家电影厂和北影厂本部的上百名编剧济济一堂,人人面前都摆着厚薄不一的文稿,脸上带着期待、紧张,还有一丝比拼的意味。
王盛坐在主位,旁边是以史栋明为首的艺委会成员,他们主要负责协助审查剧本风险,还有若干名会议记录员。
“各位老师,安静一下。”王盛敲了敲桌面,会议室迅速静了下来:“今天是‘系列电视电影’项目首次剧本讨论会。感谢大家在过去一周多时间里的辛勤付出。废话不多说,直接看成果。史主任,开始吧。”
史栋明拿起一份名单:“按照报名顺序,请各位编剧简要阐述你们的系列构想和第一部故事大纲。每人限时十分钟。先从第一位,长影厂的李建军老师开始。”
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站起来,显得有些紧张:“王总,韩厂,各位领导、同仁。我构思的是一个‘关东侠客’系列,背景放在清末民初的东北。第一部《雪原英魂》,讲的是一位隐居长白山的猎户,为保护一方百姓,与侵占山林、欺压乡里的俄国探险队及本地恶霸斗争的故事。突出东北的地域特色和侠义精神。”
王盛点点头:“想法不错,地域特色鲜明。注意把握好历史背景和民族情绪的分寸。动作设计要硬朗、真实。下一个。”
接着,几位编剧依次阐述了他们的构想:
“边城刀声”系列(西影厂):以西北边陲为背景,融合西域风情与悬疑探案,第一部《大漠孤烟》讲述一名被贬边关的捕快破获神秘商队连环失踪案。
“津门传奇”系列(津影厂):聚焦民国天津卫的码头江湖,第一部《九河争霸》展现各方势力为争夺漕运权进行的明争暗斗,带有浓重的市井气息和喜剧元素。
“岭南拳王”系列(珠影厂):以南拳武术为根基,第一部《虎鹤双形》讲述佛山青年在国术衰微的年代,如何重振家传武馆,抗击外来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