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影厂率先拿下吉省省台跨年夜的播出时间;珠影厂谈妥了粤省省台及几个重要地方台;西影厂更是不负众望,让《家和万事兴》登上了全省从省到县级电视台;就连一些实力相对较弱的电影厂,也凭借地缘优势,在本地多家市级电视台取得了突破。
最终统计下来,全国共有六百多家省、市、县三级无线电视台,决定在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晚九点四十分左右到十二点,播出《家和万事兴》,主打跨年贺岁。
此时,全国无线电视台,正值历史顶峰,有足足 , 。
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电视台,和此时的“四级办电视”方针推动有关。
即便有些台未能挤进综合频道,也安排在了影视频道、文艺频道等受众明确的平台。
覆盖范围之广,远超王盛和韩三坪最初的预期。
电视台得天独厚的宣传机器随之开动。
节目预告、剧情简介、播放制片方录制的主演访谈……通过电视报、电台、以及电视台自身的广告时段,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千家万户。
“全国首部贺岁电视电影”这个概念经过反复强调,开始深入人心。
对于习惯了在春节看春晚、平时看连续剧的老百姓而言,“跨年”看一部专门为贺岁打造的、像电影一样精致的电视节目,成了一件新鲜而又值得期待的事情。
原来,阳历新年辞旧迎新,也值得如此隆重地庆祝,需要用一部充满欢笑的合家欢作品来标记。
无形中,“跨年夜”作为一个具有文化仪式感的时间节点,正在被这部作品催生和强化,成为一个时代变迁的微妙注脚。
……
千里之外的杭城。
西湖在冬日的薄雾中显得格外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