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99:‘受招安’

韩三坪心中了然,这阵容,几乎涵盖了与电影、电视剧生产、审查、播出相关的所有关键部门。显然,这次会议绝非简单的“了解情况”。

“三坪同志来了,坐吧。”副部长抬了抬眼皮,示意韩三坪在靠近末尾的一个空位坐下。

会议开始,副部长没有绕圈子,开门见山道:“今天请三坪同志来,主要是想了解一下,近期由北影厂牵头,联合了全国三十家电影制片厂,搞了一个所谓的‘联盟’,进军电视剧发行领域。

这件事,在系统内引起了不少反响和议论。三坪同志,你作为主要发起人,谈谈具体情况吧。”

韩三坪早有准备,他将联盟成立的背景、初衷、以及目前以《家和万事兴》试水的运作模式,不卑不亢地陈述了一遍。

重点强调了各电影厂面临的生存困境、设备人员闲置的现状,以及联盟旨在“盘活存量资源”、“以剧养影”、“为电影工业保留火种”的良苦用心。

他话音刚落,电影局局长便皱着眉头开口了,语气带着质疑:“三坪厂长,你们的初衷或许可以理解。但是,三十多家电影厂联合起来,统一制作、统一发行电视剧……

这个规模……是不是太大了点?

这会不会形成事实上的垄断?对现有的电视剧市场格局,尤其是对那些专业的电视剧制作单位,会不会造成不公平竞争?”

电影厂拥有国家投入的设备和厂区资源,一旦联合起来,其制作和潜在发行能力,确实对市场上可能存在的‘民营’或其它体制内电视剧制作单位构成巨大压力。

电视司司长紧随其后,提出了另一个关键问题:“还有发行渠道的问题。各电影厂利用与地方电视台的历史关系进行发行,这本身没问题。

但如此大规模、有组织的协同行动,绕过了现有的电视节、电视周等官方或半官方交易平台,是否合适?

这会不会冲击到现有的、部里认可和支持的电视剧交易体系?”

这触及了是否挑战现有行业管理秩序和既定利益格局的红线。

京城电视台那位副台长也适时插话,语气微妙:“韩厂长,听说你们这部《家和万事兴》,定位是‘全国首部贺岁电视电影’,还要建议台里在跨年之夜作为‘特别节目’播出?这个定位很新颖啊。

不过电视台的节目编排和采购,有自身的规律和考量。

联盟这种方式,会不会给台里的采购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矛头直指可能干预电视台正常经营自主权。

讨论的气氛逐渐升温,质疑和担忧的声音占了上风。

就在这时,来自京城电视艺术中心的尤主任,语气有些尖锐地将矛头指向了具体的人:“韩厂长,我听说北影厂最近这些大刀阔斧的改革,还有这个联盟的构想,似乎都跟一位叫王盛的年轻人密切相关?

据我们了解,这位王盛同志并非北影厂在编职工,而是民营公司‘盛影传媒’的负责人。

一个体制外的年轻人,对北影厂乃至整个电影系统的决策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这是否合适?他的公司在此次联盟运作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是否存在利用国有资源为私人公司牟利的嫌疑?”

这一连串发问,极其尖锐,直接将火烧到了王盛身上。

潜台词是指责韩三坪决策受到体制外人员不当影响,甚至可能涉及利益输送。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