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98:新瓶装旧酒

“电视电影?”

金陵电影厂的副厂长疑惑地重复了一遍:“王总,这是什么说法?咱们拍的这不是三集电视剧吗?”

“问得好。”

王盛微微一笑,开始解释:“电视电影,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为电视播出制作的、具备电影品质的节目。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六十年代的美国。

当时美国电视业大发展,电视台需要一种比单集电视剧更长、叙事更完整,但又比传统电影成本更低、制作周期更快的节目形式来填充黄金时段。”

他简要介绍了电视电影在欧美的发展,特别是其标准时长,通常 、电影化制作标准以及社会影响力。

“大家想想看,”

王盛引导着众人的思路:“咱们这部《家和万事兴》,三集连播,总时长 ?

我们是用电影的团队、电影的设备、电影的制作流程拍出来的,其精良程度,远超普通电视剧。

但它又不是为了在电影院上映,天生就是为了在电视上放给千家万户看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抛出了核心观点:“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它简单地当成一部‘三集电视剧’去卖。我们要把它包装成一种更高级的节目形态——‘电视电影’。”

“为什么要叫电视电影?”王盛自问自答,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因为……有逼格!”

这个词略带俚语色彩,但结合王盛的语境和手势,在场的老江湖们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格调高、档次足、听起来就值钱!

或者说,是‘新瓶装旧酒’,瓶子的档次上去了,那么酒的价格自然也能上去。

“咱们宣传的时候,可以打出的旗号是,全国首部贺岁电视电影!”

王盛加重了语气道:“‘全国首部’,这是稀缺性;‘贺岁’,这是应景性、喜庆性;‘电视电影’,这是品质和形态的保证。这三个词组合在一起,吸引力是不是立刻就不一样了?”

他继续分析宣传策略:

突出“电影级品质”,强调由北影厂专业电影团队打造,赵苯山、郭大等“电影级”笑星主演,画面、音效、表演均向电影看齐。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