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会,就是请王盛详细给大家讲讲,咱们这三十一家电影厂怎么抱成团,把这电视剧的路子走通,走宽!”
王盛在韩三坪鼓励的目光中站起身,走到前方预留的一块小白板前。
他面向三十多位堪称中国电影行业“封疆大吏”的前辈,沉稳开口:“各位厂长、领导,我是王盛。
韩厂长过奖了,我不过是赶上了一点运气,做了一些尝试。今天站在这里,是向各位前辈汇报一个不成熟的构想,希望能抛砖引玉,共同为我们电影系统找一条生路。”
他声音清朗,语速不快,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笃定。
“我的方案核心,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依托各厂与当地各级电视台的天然血脉联系,构建一张覆盖全国的电视剧发行网络。
第二,由北影厂牵头,整合、调度三十一家电影厂最精华的制作资源——包括设备、技术工人、导演、编剧等,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的电视剧生产。”
他在白板上画了两个大圈,一个标着“制作联盟(北影统筹)”,一个标着“发行网络(各厂属地)”,然后用粗线将两者连接起来。
“为什么是电视剧?”王盛自问自答:“因为市场需要!全国上千家电视台,每天需要海量的节目内容填充,尤其是优质的电视剧,是收视率的保证。
而我们电影厂,拥有最专业的人才、最成熟的生产流程和最严格的质量标准!
用拍电影的资源去做电视剧,是降维打击,能轻易制作出远超一般电视剧制作公司水准的精品剧集!”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众人的反应,看到不少人微微颔首,显然认同这个判断。
‘降维打击’这个词虽然没有听过,但结合语境,不难理解。
“但是单打独斗不行。”王盛语气加重:“一家电影厂,或许能偶尔生产出一两部好剧,但无法形成稳定的供给,也无法在发行上获得最大利益。我们必须抱团!形成一个制作共同体和发行共同体!”
接着,王盛开始阐述具体合作模式:“制作端,由北影厂和盛影传媒共同成立的制片中心负责。我们负责项目策划、剧本开发、组建剧组、承担全部制作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