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210【掌握之中】

苏二娘所说的嘉赏,是指去年那桩震动朝野的两淮盐政贪腐大案,事后朝廷对有功之臣的封赏。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范东阳于去年十二月上旬抵达京城,将八百余万两赃银解入国库,天子和庙堂诸公无不喜笑颜开,而通过范东阳的详细禀报,天子确认两淮盐案的原委始末,遂命内阁和吏部商议封赏功臣诸事。

伍长龄、石道安、黄冲和谭明光等人的封赏很快定了下来,然而议功进程卡在了薛淮身上。

薛淮的功劳毋庸置疑,没有他就不会挖出那么多贪官污吏和不法豪强,八百多万两的进项让朝廷的困境得到极大缓解,这样一个根正苗红、出身优越、忠心耿耿又能力突出的年轻官员,朝廷理当将其竖为表率。

宁珩之和欧阳晦没有从中作梗,吏部尚书房坚揣摩圣意,直接奏请天子擢薛淮为大理寺少卿,此议遭到沈望的坚决反对。

房坚深知天子有多么赏识薛淮,于是决定造就一段佳话——薛明章当年便是从扬州知府擢为大理寺少卿,如今薛淮由扬州同知超擢为大理寺少卿,这都是圣天子慧眼识人之功。

沈望当然不会同意,在御书房内毫不迟疑地驳斥房坚,或许是因为天子要给这位即将入阁的工部尚书几分尊重,最终否决了房坚的提议。

因此薛淮的封赏一直到正月初九才定下来,传旨钦差十一日启程南下,这会估摸着已经到了山东境内。

姜璃的心情不太爽利并非因为此事,而是薛淮送给她的年节礼十分普通。

她当然不想要金银财宝之类的俗物,只需薛淮再给她写一首专属于她的诗词便可,然而薛淮让人送来的年礼只是几样江南特色,固然价值不菲,可在姜璃看来委实没有诚意,甚至还不如沈家通过广泰号送来的礼单那般用心。

“殿下。”

苏二娘自然知道姜璃心中所想,她略显迟疑道:“今日登船之前,我又收到一条消息。”

姜璃好奇地问道:“想是和薛淮有关?”

“是。”

苏二娘默默叹了一声,缓缓道:“薛家崔老夫人将要派人南下,向扬州沈家提亲。”

暖阁内温暖如春,但苏二娘明显感觉到她说完这句话后,周遭的空气似乎冷了三分。

姜璃扭头看向窗外,表情并无异常,她的指尖却下意识地蜷缩起来,紧紧扣着紫檀木榻的雕扶手,室内清雅的木兰香此刻竟然让她觉得有些憋闷。

“薛沈两家乃是世交,沈青鸾虽是商贾之女,但是沈秉文凭借去年冬天的大义捐献,已经赢得陛下亲口嘉许的义商之名,再加上沈青鸾聪慧大气,这桩婚事倒也算得上良配。”

良久,姜璃淡然地说出这番话,此刻她脸上那抹似笑非笑的弧度仍在,却只剩下一片疏离的平静,连先前眉眼间的些许倦意也驱散得一干二净,唯余紧抿的唇线和若有若无的冷峭。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