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场官吏的表情便能看出,他们虽有刁难薛淮之意,但也确实很难解决这些遗留的疑难杂症。
其实天下各处官衙都有很多类似的问题,只不过大家都擅长一个拖字诀,事主们若是有人脉关系,或者能够给出一定的好处,他们说不定会尽心努力一下,若不然就只能束之高阁,等待后来者。
如今薛淮就是那个后来者。
想要服众当然没有那么简单,不论是心怀鬼胎的刘让等人,还是那些并非刻意针对薛淮的中间派,无论他们的初衷是什么,薛淮若是拿不出足够的能力,光凭一个同知的官衔和谭明光若有若无的支持,想让属官们如臂使指自然难比登天。
薛淮看向案上的卷宗,心中粗略计算一下,单独解决一件难题就得不短的时间。
想必在这些属官看来,等他处理完这些政务至少需要一两年,到那个时候他哪里还有锐气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平静地看向翘首以盼的官吏们,从容道:“本官来扬州便是要与诸位同舟共济,因此为你们排忧解难是本官的分内之责。”
此言一出,众人隐约有些恍惚。
薛同知这是答应帮助他们了?
这位年轻的贵人到底知不知道他面对的是怎样的难题?
这一刻他们不知该夸薛淮敢于担当,还是嘲笑他无知者无畏。
刘让心中微动,立刻赞道:“厅尊体恤下属,实乃我等之福。还请厅尊放心,我等绝对不敢懈怠,定会尽心尽力办好差事,只是这些疑难政务……”
“交给本官便可。”
薛淮微微一笑,起身道:“卷宗留下,诸位回去当值吧。”
“多谢厅尊!”
众人迅速躬身行礼,然后心情古怪地离去。
厅内安静下来,李顺来到近前,担忧地说道:“少爷,这些人摆明是要借机刁难于你,这么多案子要忙到什么时候?”
“他们此举名正言顺,我既掌同知之位,下属无法处理的政务当然需要我接手,不然往后如何驱使他们?”
薛淮神情平淡,眼中浮现一抹追忆:“这种手段……我早有体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