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薛淮拜倒在石榴裙下,他们自然就能安心。
今夜这场盛宴的用意便在于此,包括刘让在内,众人并无陷害薛淮之意,毕竟对方的来头太大,若是触怒京中的大人物未免麻烦,他们只求能用靡靡之音困住薛淮。
无论他爱美人还是喜好黄白之物,富庶繁华的扬州城都能满足,只要他像谭明光一样悠闲度日便可。
至于府衙政务,这群有着本地大族扶持的属官完全能料理妥当。
然而现状让众人不解,薛淮依旧稳如泰山地坐着,反倒是身负重任的景砚卿哭成泪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谭明光仿佛这会才从绛雪美妙的琵琶声中清醒过来,他朝薛淮那边望去,纳闷地问道:“景澈贤弟,这砚卿姑娘怎会如此伤心?”
薛淮示意旁边的侍女给景砚卿递上温热的汗巾,然后逐一看向堂内的府衙属官们,视线最后停留在谭明光面上,微微皱眉道:“府尊莫忧,下官与景姑娘聊到过往,触动她的伤心之处,并无大碍。”
“哦?”
谭明光登时来了兴致,继续问道:“能否细说?”
“府尊容禀,这位景姑娘来自仪真,幼时曾亲历太和七年那场席卷本州数县的洪水。”
薛淮面上浮现几分凝重,叹道:“其实薛某那年也在扬州,先父身为扬州知府,为抗洪大计奔波不休。薛某如今回想,总觉得愧对先父的谆谆教诲。”
堂内气氛再变,众人此刻亦不好继续和身边的美人缠绵,纷纷正襟危坐。
刘让心中涌起一股腻味,但是面上仍旧恭敬地说道:“厅尊何出此言?您以弱冠之龄名动京华,如今治政扬州更能一展胸中抱负,薛文肃公在天之灵定然会为厅尊感到骄傲。”
余者纷纷附和。
“刘大人言过了。”
薛淮不苟言笑,目光渐露锋芒:“先父当年为扬州百姓呕心沥血,回京之后仍旧不改青云之志,在临终之前留下的最后遗言,仍是叮嘱薛某务必以苍生黎庶为念。去年夏天,扬州沿江堤坝崩塌,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后续重建家园至少需要三年五载。怕是此时此刻,还有很多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一如这位景姑娘当年的遭遇。”
他看向桌上的珍馐佳肴,伸手端起酒盏,盯着杯中清澈的酒液,神情凝重地说道:“薛某一想到这杯酒价值不凡,足以抵得上普通百姓半月口粮,便觉得难以下咽。”
堂内陷入一片死寂。
刘让等人无不心中诧异,他们不明白这个年轻贵人到底是什么性情,缘何说翻脸就翻脸?
这般毫无征兆,简直不可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