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说服,艰难(为第4000票加更!)

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自己毫无把握,换一个人,张建川觉得恐怕搞死的几率更大,甚至“死亡”几率比自己掌舵可能还要大几倍。

自己是一甩手主动辞任了之,还是咬牙坚持搏一把?

前者不需要背锅,体面退出,甚至可以优哉游哉地坐看山水,甚至可以预见要不了两年这个集团就会要衰败下来,彰显自己的英明能干。

后者或许能成功,那自然是荣誉成绩集于一身,进退裕如,但更大可能性就是举步维艰,深陷泥潭,到时候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典型,前期的上佳表现也会成为背景板,江郎才尽的名头也会落到自己头上。

哪个选择都难,前者当然舒服,但是心有不甘。

后者挑战太大,风险太高,张建川自我掂量,真的毫无把握。

这不是搏一把那么简单,那么多人的命运都会随着你的指挥棒起舞和起伏,甚至人家后半辈子的命运都会因为你的决策而改变,你作为掌舵者决策者,就需要对人家的命运负责。

见张建川不语,刘英刚也有些着急。

先前张建川语气似乎有些松动,但感觉他仍然对民丰粮油集团的未来不看好,或者说对县里边如此大动作干预的做法不满意不看好,无论是未来张建川撂挑子走人,或者消极应对,都会带来很严峻的后果。

在县委里边把研究决定敲定通知了钱力和他以及邱昌盛之后,他的压力最大。

钱力初来,对情况不了解,理论知识虽然丰富,但是实际操作经验为零。

而邱昌盛的态度却总觉得民丰饲料公司的成功带有较大偶然性,或者说觉得是形势向好,并非哪一个人之功。

简而言之就是觉得张建川固然有很大功劳,但是也绝非不可替代。

在目前民丰饲料公司的情形下,如果张建川真的不愿意承担重任,换将易人也没什么大不了。

刘英刚不太认可邱昌盛的这个观点,至少他觉得在当初尖山厂和东兴厂那种情况下张建川带着大家殊死一搏的本事和能力是无可替代的。

至于说现在这种状况下,张建川绝对是最优选择,甚至可以说换一个人的成功可能性至少要低一半以上。

“建川,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我觉得,既然我们承担起了这份重任,那么就应该迎难而上,你这么年轻,勇气锐气都不缺,民丰饲料公司现在搞起来,你居功至伟,难道你就满足于现在的情形,县里给你加加担子,你就怕了怂了?你怕什么?爱惜羽毛?有县委县府做后盾,再不济还有钱书记和我在前面扛着,真要出了状况,钱书记和我才首当其冲吧?连这点为老百姓做点儿事情的责任心和勇气都没有吗?”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