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阳谋无敌,因人而为(保底第一更求

姚太元的担心也是孔运良的揪心。

粮食系统领导调整势在必行,但姚太元提到的企业改革更是迫在眉睫。

当然,他也可以拖,每年县财政拿出一两百万元来补贴输血,再协调银行给企业减轻压力,孔运良觉得未来一两年还是能拖得过去的。

但是自己刚当上县委i书记,没个三四年时间动不了,从目前从上至下的姿态来看,对领导干部的考核更多还是要逐渐落脚于改革开放中经济工作的表现了。

如果采取观望的态度,拖一拖搁一搁,只怕局面日益严峻,一旦其他哪个地方先行动起来并取得了成效,安江这边就被动了。

比如梁崇喜去的华流,本身经济基础就要比安江这边强不少,梁崇喜如果在华流动作大,成效好,那就把安江这边衬托得更为难堪了。

而且孔运良也要考虑到姚太元的态度,以姚太元现在表现出来的急切心情,只怕他也是不太可能同意这样观望下去的方式的。

正因为如此,孔运良也才在姚太元走马上任之后,主动和姚太元就全县国有企业面临形势进行过一对一的商谈,就是要摸清姚太元的态度。

在获悉了姚太元的态度后,孔运良心中也有了一个底,后续又把才从市里边下来分管经济工作的副书记钱力,常务副县长杨思清,分管工业的副县长宋云波都陆续拉进来,进行了几次小范围的探讨。

基本上有一个大概设想,剩下来就是如何说服或者说要求民丰公司结合公司发展实际状况,同时结合全县统筹考虑来进行一轮布局调整。

尤其是考虑到本身民丰公司就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壮大期,那么能够带动整个全县粮油饲料产业的壮大升级,这也是一件相得益彰的好事情。

这一点上孔运良和姚太元都有了一个接近一致的意见,接下来就要做到如何平稳有序地推进这一过程,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这轮“改革”。

“嗯,都拖不起了,但是也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选好一个切入点很重要,粮油系统就目前来来看,是最合适的。”

孔运良没有受到姚太元焦躁情绪的影响,按照自己的思路在考虑。

“我的想法,让邱昌盛调任县粮食局局长兼粮油公司经理,本来我想让老钱来牵头主导民丰公司对整个全县粮油系统企业的整合,但考虑到老钱才来,你觉得让老宋来如何?”孔运良问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