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张建川知道自己不能飘。
这些都是虚的,固然自己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一旦合作成功,进入正轨,甚至东兴饲料厂也并入进来,自己还会继续在其中出风头么?
这一点张建川还是很清醒的,危难时刻让你上来勇挑重担,并不代表别人不能来摘果子了,也不代表顺风顺水了还需要你。
你表现再好,可能在某些人眼里大概就是你运气好,刚好赶上了这么一个机会,而且又碰巧撞对了做了这种选择罢了。
至少张建川已经隐隐觉察到了去农工商总公司里边有了这么一些苗头。
一些杂音也开始出来,东兴饲料厂要比尖山饲料厂情况好得多,如果要合并,那么东兴饲料厂就该占主导地位。
当然那边也有意无意忽略了省农科院入场后企业性质的改变。
张建川并不在意,现在他会努力做好这桩事儿,毕竟这是自己展示自我的一个绝佳机会,也是锻炼自我的一个难得机会,至于以后,谁说得清?
负责和尖山方面谈判的是省农科院后勤处的一位刘副处长与畜禽研究所的两位同志。
既然这边已经获得了区委和乡里的最终认同,张建川就要力争在十月底之前把这桩事情敲定。
“刘处长,这都是咱们第几次谈了?第五次了吧?”张建川把茶亲自送到对方手上。
“刘处长能亲自来,足以说明农科院的诚意和态度,而我们尖山这边更有诚心和意愿,我希望今天可以完成谈判,形成最终结果。”
“哦?!”刘伦春大为吃惊。
谈了几回,双方的要价差距虽然在逐渐缩小,但是农科院始终觉得这件厂子太小,而且财务状况很糟糕,虽然剥离了债务,省农科院接手的话,生产技术问题不大,但是市场营销却非一朝一夕之功能打开。
这需要持久的经营和投入。
这一点也是让省农科院这边最为纠结犹豫的。
要说尖山饲料厂实打实有地皮,有厂房,有执照,有生产线,也有一定市场销售渠道,典型小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