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风向标,沉下心

他和刘广华不是很熟悉,所以五千块钱交给了刘广华之后,就任由刘广华操作。

但他知道张建川应该在深圳股市那边投入了不少钱,所以也不担心。

“我听说国家组成了联合调查组要对深圳那边股市存在过热失控风险情况进行调查了,深圳那边也应该得到通知了。”晏修义字斟句酌地道。

“嗯,这么火热,中央都还觉察不到,那就是失察了,但全国资金都涌入进来,我听文俊回来说,天南地北的人都有,而且相当狂热,这种情形下深圳政府恐怕一家是很难把这种狂潮势头打下去的。”张建川也在评估。

“我听省体改委那边消息灵通人士在传,高层对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制改革可能要收缩或者暂停,审批可能会收紧,甚至不在审批,你觉得这意味着什么?”

这个消息也在体改委内部流传,据说是国家体改委有这个建议,但是尚未报到国务院。

“如果是付诸实施,那还用说,肯定是利好啊,供应短缺,那么多资金都堆在深圳和上海,肯定会继续抢购现有股票,还会继续高涨啊。”张建川眼睛一亮。

“但政府肯定不会允许再继续这种涨势,……”晏修义沉吟。

“那深圳那边能做的无外乎就是强行规定涨幅缩窄,或者就是股权转让缴纳印税,或者分红提高个人收入调节税,但这都是治标不治本啊,尤其是在现在股票数量稀少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刺激到股票非理性上涨,正确做法应该是进一步放开市场,扩大上市企业数量和规模,同时加强监管。”

张建川摇头:“这些做法更像是抱薪救火,可修义哥你又说国家要停止审批,这不是比扬汤止沸还愚蠢的做法么?”

晏修义摇头:“一是高层对股份制试点的未来看法还没有完全定下来,二是国家对股票管理水平和能力还严重跟不上,这也是一大问题,国家还没有专门针对证券市场的管理机构,尤其是很对股票审批上市和交易管理这一块更是空白。”

张建川喃喃自语:“如果是这样,这反而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期啊,投机者狂欢的最佳时机,抓住这个时间空白期,也许就能获取最丰厚的回报。”

晏修义皱眉:“建川,你就这么能确定在政府出手之前脱手?”

“嗯,我有这种直觉,我也说不出来原因,反正我看到报纸杂志还有电视上那些时政新闻,就有一种相当奇妙的感觉,无关紧要的就自动滑过完全记不住,而有些东西就像是有种微妙感应一样,……”

张建川的回答让晏修义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或许这就是天赋?天生对形势的一种嗅觉,能捕捉到内里变化透露出来的意义?

也许这个世界就真的有这种天赋奇才吧。

和晏修义的一番谈话让张建川心中豁达了许多,既然无力改变大势,那就只能竭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回到县里之后,他就主动去见孔运良。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