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羞辱 不利于团结?

吴宸这番话,明着是“夸奖”,实则是在讽刺对方“胡编乱造”,而且用词极为精准——“重塑历史”、这几乎是国际上对韩国某些历史观点的通用评价。

那位sbs记者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正想开口辩解,吴宸却话锋一转,用一种更加悲悯的、充满艺术感的语调说道:

“但从另一个角度,我又能理解你们。

或许,一个民族在极度渴望文化认同感,却又在本国文化中找不到足够支撑的时候,就只能将目光投向外部,试图在别人的辉煌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影子。

这种心情,是值得同情的。

作为电影人,我们创造梦境,如果我们的梦能为他们提供片刻的慰藉和归属感,那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他话锋再转,那份悲悯瞬间化为凌厉的刀锋,直刺对方的痛处:

“当然了,与其忙着抢别人祖先,不如多关心一下你们本土导演的票房和剧本质量。

相信这可能比考古更有前途。”

会场里笑声彻底炸开,全球各国不少记者干脆放下笔,鼓起掌来。

这番话,杀伤力堪称核爆级别!

吴宸直接将对方的行为,定性为“文化不自信”和“寻找精神寄托”;

并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同情”姿态,彻底瓦解了对方提问中那份虚伪的自豪感。

现场的记者们,看向那位韩国记者的眼神,已经从“看好戏”变成了赤裸裸的“怜悯”。

那位sbs记者彻底懵了,他张着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能反驳吗?

如果反驳,就等于承认自己民族文化不够自信,需要去“蹭”别人的光。如果不反驳,就等于默认了吴宸的这番“悲悯”论调。

他被死死地钉在了耻辱柱上。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