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少年与晨光是同一种顏色
灯光一点点亮起,银幕上的最后一帧渐渐隱没。
柏林电影宫主厅里,短暂的静默,仿佛凝固了几秒,空气仍旧紧绷得仿佛能听见心跳。
隨即,掌声轰然炸开,从前排传到后排,潮水般汹涌而来。
观眾纷纷起立,掌声在穹顶下迴荡。
有人红著眼眶,默默擦拭;有人却手忙脚乱地翻开笔记本,急切地想把刚才的感受记录下来,却又迟迟落不下笔。
“拍的好啊.这个战场马拉松,从传令兵的角度切入,比起宏大的战场更真实。”
张艺某鼓掌的同时忍不住点评著。
“谢谢师兄.”
“张益、李敢,你两拍的也不错,既是师徒也形同父子,带有普世性,能引发观眾情感共鸣.”
“谢谢张导夸奖!”
张益谦虚地应了下来,李敢则略显激动了几分。
刘伊菲则是一脸高兴地听著眾人对於《 》的评价。
而此时后排莱昂纳多和马丁·斯科塞斯对视一眼,前者忍不住惊嘆:
“我竟然完全看懂了这个中国独有的故事,吴拍的真好,竟然只用了两个人就把这种希望与传承讲述清楚了.”
“因为吴处理的好,像魏这个角色,既是父亲,也是兄长,师傅,他的牺牲很容易打动我们这些西方观眾,这个角色我们可以直接类比《辛德勒名单》的『守护者』形象.
確实是一部很棒的电影,更让我难以置信的是他对於镜头的处理,非常巧妙.”
马丁·斯科塞斯鼓掌的同时和莱昂纳多探討剧情。
“我看过吴的资料,他是北电摄影系出身”莱昂纳多补充著。
“北电摄影系现在这么强的嘛?以前有个张,现在又来了一个吴,完全看不见剪辑痕跡,虽然我知道这个偽一镜到底.”
身为纽约大学电影系的斯科塞斯还是夹著一丝惊讶。
而此时的媒体席,媒体区彻底炸了。
有记者忍不住和同伴交换眼神,口型清楚:“难以置信”。
在吴宸领著张益和李敢两人接受著全场的鼓掌后,《 》在柏林电影节的首映算是完成了一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