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场,选角导演走了进来:“张涵予,准备一下。”
张涵予点点头,平静地走进试镜厅。
选角导演递过去了两段内容,其中一段取自《火星救援》中最关键的一幕之一——“土豆种活了”后的自白:
镜头设定为主角独自录制任务日志,他刚刚在火星上种出了第一批土豆。
内心混杂着喜悦、疲惫和孤独,向镜头倾诉,但又掺杂自我嘲讽、对地球的思念、以及理性对待现状的坚毅。
“这些内容只能当场背,需要当场还回,不能带走,这是保密协议.”
虽然只发了2~3页台词,但因为是真实剧本片段,是必须要防止泄密的,甚至于这份台词剧本上还有专属的编号。
一般试镜只有几个形式,指定片段表演、即兴表演/小场景改编、自备独白/朗读台词或者摄像头前试镜与造型试镜试镜。
但是大部分剧组会采用第一个和最后两个。
而第一个是主角、核心配角选拔最为关键的一环。
过了许久,张涵予站定,对着无人的摄像机模拟点,沉默三秒,然后微微抬头:
“今天,我.在火星上,种活了土豆。”
他说完,顿了顿,轻轻一笑,但那笑不是轻松,而是透着一种疲倦后强撑的快意。
“我本来不信的。”他看向镜头,低语,“毕竟我不是农夫我是个工程师,我该修东西,动手术,爬塔台,不该在这儿用粪便和水,把马铃薯从石头缝里硬生生逼出来。”
“可它活了。”
“这一刻我突然觉得,我不是在求生,我是在创造。”
张涵予的声音一点点低了下去。
眼神转为深邃,语气里带着孤独,却又极有力量。
“这不是希望,这就是生命本身。”
然后他冲着“摄像头”挤了挤眼,嘲讽道:“不过谁能想到,我靠粪便活下来,还真有点浪漫啊.”
不得不说,早上三人的演技都很不错,各有各的特色。
有的更沉静克制,有的则稍显“演法”,但总体都极具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