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佯装认真地喝了口橙汁,看着报道,低声嘟囔:“真可惜啊,你看那些媒体都说你才应该拿下大奖的.”
吴宸正想回应,电梯那边一个熟悉的身影慢慢走进来。
张曼钰穿着一件灰白色风衣,头发自然披散,手里还拿着一张刚读完的报纸。
她走得轻快,目光一扫两人,走了过来,眼神中带着淡淡笑意:“吴导,伊菲,看到媒体报道了吗?”
刘伊菲第一个开口,语气带着点的不甘:“曼钰姐,刚看了,真的好可惜啊。”
张曼钰坐下,点了份黑咖啡,语气却慢了下来:“本来这些事不能说的,不过媒体都曝光了。
其实确实是差一点,戛纳确实被规则束缚了,那些媒体也没说错。”
吴宸放下刀叉。
张曼钰轻抿了一口咖啡,继续道:
“我们最后一次封闭讨论,《黑牡丹》和《四月三周两天》的票数并不是并列。尤其在导演表达和整体美学结构方面,你们是几乎压倒性的优势”
“啊?那为什么.”刘伊菲眼睛睁大。
“问题就在于,”张曼钰顿了顿,看了一下四周,压低声音,“这时候有人提出来,‘影后已经给了〈黑牡丹〉,我们不能再把金棕榈也给它,那样会破坏多年传统’。”
“老规矩了。”吴宸吐了一口气。
张曼钰无奈地点了点头:“是米歇尔·皮寇利提出来的。
他话不多,但影响力很大。既是法国人,又是戛纳老资格导演,还是戛纳‘老理想主义派’的人,和罗马尼亚文化机构关系密切。
然后就有人立刻跟着附和,说要考虑戛纳的平衡、文化间对话价值。这话一出口,结果整场讨论就偏了,最后只差一票。”
“好气啊,那评审团主席呢?”刘伊菲叉子都叉到了盘子底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