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华纳和环球

上面只是利。

名则是导演与主演价值跃升,进入好莱坞主流。

不少导演通过奥斯卡,拿到了主导开发项目的权利,并且在没有主导的情况下有资格谈最终剪辑权。

其次便是制片方和投资方声誉资产暴涨,哪怕票房平平,只要拿奖,制片公司会成为“具备艺术眼光”的品牌,能作为履历背书,对冲投资失败风险。

最后便是影片自身进入“经典电影金库”行列,会被学院影展、大学教材、影评人圈层反复引用,有资格进入“国家电影档案馆”永久保存。

这些名声对于电影人而言过于诱人,甚至比利还要诱人。

谁不想让自己的名字流传下来,成为经典的教材。

“华纳待会会集中在三个关键点上,最为关键的就是发行抽佣比例,包括北美和非北美地区,后者会偏高一些,这是我们最主要谈的点。

其次便是‘冲奥核心项目’,哪怕是好莱坞七大,一年最多只会推两部项目冲奥,再多资源就不够用了,我们要拿到第一顺位,在第一顺位下,可以让出部分利益

第三关键点在于附加票房激励条款.”

杰森·布朗姆说到这里,随即让吴宸放轻松。

“现在我们有很多选择权,一家不行我们就换一家,我们的电影能帮助他们赚钱,总有一家能谈的下来,我们并不弱势.”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吴宸笑着应道。

“bingo!”

吴宸闻言随即闭上眼睛,准备待会的谈判。

华纳影业,吴宸和杰森·布朗姆坐在会客区的米色沙发上,桌面上是两杯未饮完的黑咖啡。

对面,华纳兄弟国际发行部副总裁艾伦·斯通以及全球发行的总裁杰夫·罗宾诺夫。

对方微笑着掀开公文包,抽出一份厚厚的纸质协议:

“吴,我们是真心看好你的片子。

你知道,我们每年不超过两部冲奥战略,《逃出绝命镇》将会是华纳的第二部冲奥电影,我们将投放大量资源”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