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研讨表彰,搁这唱双簧?

这段日子听多了张会军吹嘘,都腻了,只要不是那老家伙开口,都感觉无比舒坦。

吴宸瞅向众人,笑着说道:“说实话,这次能拿双奖,多少有些运气。”

“呸,怎么运气不到我们这?”

吴宸此话一出,不少人心里纷纷暗骂,韩三评更是一脸古怪的扫了一眼周围的众人,不禁暗笑。

“其实我认为华语电影的国际化不是削足适履,而是要找到叙事密码。

就拿《活埋》来说,它的核心故事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极端的类型片,但它能在柏林获得这么大的关注,靠的是什么?

是影像塑造的沉浸感,是观众共情的即时反馈,是那种一旦投入,就无法抽身的体验。

《活埋》是用一口棺材装下东西方共通的生存焦虑”

“有道理!”不少老教授缓缓点头。

确实如此,因为生存焦虑是共有的。

“当然《活埋》能成功,也并非只有这一个原因。”吴宸,抬眼看向张会军,轻声道:“当初《活埋》十五天拍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质疑,怀疑这部电影质量。”

“嗯,当初质疑声确实大!”

“难免的,大家也没想到十五天拍完一部完整的电影,还直接上柏林了”

两边小声嘀咕着,当初吴宸的《活埋》十五天杀青可谓是议论纷纷,宝岛和内地媒体还争吵来着。

当然前者如今已经成了缩头乌龟,都不吭声了,直接表示沉默。

“其实我拍的时候我就知道会有这种质疑,但是我依旧义无反顾的去做。

因为我在筹备第一部电影的时候,我的老师穆德远就告诉我:放手大胆的去做,学校就是你的后盾,怕什么?

第一部电影时候,学校内部一样有很多质疑,但是张校力排众议,给我拨了款.”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