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南征

阿卜杜勒看着满地狼藉,心里暗暗叫苦,却也明白,这些北疆士兵本就不是什么善茬,能停下劫掠,已经是给足了面子。

他甚至能想到,经过这一番折腾,明年碣石城里,或许会有不少带着秦国血脉的孩子出生。

当晚,城主府举办了盛大的酒宴。

阿卜杜勒将自己最漂亮的女儿拉到二虎面前,满脸堆笑:“将军,小女容貌尚可,愿侍奉将军左右,还望将军不弃。”

他早已打听清楚,眼前的这位将军是北疆王李骁的亲弟弟,更是军中大将,位高权重,只要能和他联姻,自己的城主之位就算是彻底保住了。

二虎瞥了眼阿卜杜勒的女儿,见她容貌秀丽,便微微点头:“既然城主有心,本将便却之不恭了。”

其他贵族们也纷纷效仿,够不上二虎,那便给第五镇的其他将领们送金银,送女人。

一时间,酒宴上觥筹交错,贵族们的谄媚与秦军将领的随意交织在一起,倒也显得“融洽”。

被阿卜杜勒的女儿服侍的很满意,二虎心情大好,对着阿卜杜勒说道:“你放心,有本将在,没人敢来屠碣石城。”

“以后碣石城的事,本将罩着你。”

阿卜杜勒和贵族们瞬间松了口气,脸上露出劫后余生的笑容。

北疆人的可怕他们早已见识,如今能抱住二虎这条大腿,以后总算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对了。”

二虎忽然想起什么,问道:“耶律洪心跑哪去了?”

阿卜杜勒连忙起身,躬身道:“将军恕罪,小臣无能,没能抓住耶律洪心,让他跑了。”

“从俘虏口中得知,他应该已经到了铁门关,准备从那里去古尔王国。”

“铁门关?”

那地方他知道,位于碣石城南方五百里,左右靠山,山势险峻,是连接中亚和南亚的咽喉要道。

也是撒马尔罕去印度的最短路线,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连唐朝的玄奘和尚都在《大唐西域记》里描述过它的险要。

他想起大哥李骁之前说的话:“就算让耶律洪心跑到古尔王国也没事,那里就是弱者的聚集地,菜鸡互啄。”

“千百年以来,多少在西域战败的人逃到那里,反而能摧枯拉朽地征服当地的土著,建立国家。”

“失败者想证道,就去天竺,可去了之后,就再也回不来了。”

二虎笑了笑,对着阿卜杜勒说道:“你带着这些贵族,明日就去撒马尔觐见我大哥,当面献上贡品。”

“至于碣石城的军队,全部交给本将,本将要带着大军南下铁门关。”

李骁此次命令二虎南下,一是征服西喀喇汗国南部地区和城镇,二是完成对古尔王国的战略压迫。

顺便……追杀耶律洪心。

“遵令。”

阿卜杜勒连忙应下,虽然很不情愿将兵权交出去,但却没有任何选择。

第三日清晨,阿卜杜勒便带着一众贵族,押着剩余的贡品,小心翼翼地北上撒马尔罕,一心想着要在李骁面前好好表现,稳固自己的地位。

而二虎则率领第五镇大军,浩浩荡荡地朝南进发,目标直指铁门关。

这场收复战比想象中更顺利。

铁门关虽以地势险峻闻名,两侧山峦陡峭,仅中间一条窄道可通,可守关的西喀喇汗国士兵早已没了斗志。

撒马尔罕沦陷、辽国灭亡的消息传来,人心浮动,士兵们个个惶恐不安,根本无心抵抗。

当二虎的大军抵达关下,抛出“投降免死,抵抗屠城”的选择时,守将几乎没有犹豫,便打开城门,率领士兵缴械投降。

“都统,这铁门关也太不经打了。”一名千户笑着说道,语气里满是不屑。

二虎勒马站在关门前,望着险峻的山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一群丧家之犬,哪还有心思打仗?”

话音刚落,一名亲兵便快马赶来,递上一份情报:“将军,据铁门关守将交代。”

“古尔王国的伽色尼总督勒都思者,得知辽国灭亡后,已经率领大军北伐,还说服了铁门关以南五百里的迭儿密城投降。”

“如今他们正朝着铁门关杀来,兵力大概有三万五千人。”

“三万五千人?”

二虎接过情报,扫了一眼,不屑地笑出声:“什么阿猫阿狗,也敢来侵犯我秦国的疆域?”

“传令下去,留下一队人驻守铁门关,其余人随我继续南下,看看那古尔王国的人,是不是也这么不经打。”

而此刻的迭儿密城外,古尔王国的大军正缓缓集结。

三万五千人的队伍绵延数里,士兵们大多穿着粗布战袍,有的骑着骆驼,有的骑着大象。

大部分人则是步行,手中拿着弯刀、长矛,甚至还有些人扛着简陋的投石机,看起来声势浩大,却难掩军纪的松散。

勒都思者骑在一头骆驼上,看着眼前的队伍,脸色却格外沉重。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