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铁骑横扫漠南,介壕之战

“援军会来的,但现在,咱们得自己守住部落!”

帖木格提着弯刀,骑上战马,对着慌乱的牧民们高声呐喊:“勇士们!拿起你们的弯刀!拉开你们的弓箭!那些北疆人不是魔鬼,他们也是肉做的。”

“他们抢我们的牛羊,烧我们的帐篷,我们就跟他们拼了。”

“就算战死,也要让他们知道,汪古部的汉子不是好欺负的。”

一些年轻的牧民被他的话点燃了血性,纷纷捡起掉落的弯刀,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可更多的人还是被恐惧笼罩,望着越来越近的白色甲胄,脚步忍不住往后退。

去年漠北的惨状还在流传,那些白色的铁骑,在他们心中早已成了挥之不去的噩梦。

卫轩勒马立于一处高坡,望着下方混乱的部落,听着帖木格的呐喊,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抬手抽出腰间的骑兵刀,指向术忽难部的帐篷群,语气冰冷地下令:“不留顽抗者!”

“降服者收拢,反抗者格杀勿论!尽快肃清部落残余势力,准备南下。”

“杀!”

北疆士兵们齐声应命,如潮水般冲向部落。

帖木格挥舞着弯刀,斩杀了第一个冲上来的北疆士兵,可更多的铁骑紧随其后,他的盔甲很快被鲜血染红,最终力竭倒地,被数把长枪同时刺穿身体。

部落兵彻底失去了抵抗的勇气,纷纷扔下武器跪地投降,有的甚至吓得连头都不敢抬,只是一个劲地磕头求饶。

与此同时,在大青山东北方向的另一处汪古部部落,也遭到了北疆第六镇第十七万户大虎所部的突袭。

这里的牧民同样陷入了极致的恐惧。

有人抱着年幼的孩子躲进山洞,捂住孩子的嘴不敢出声。

有人试图骑着快马突围,却被北疆骑兵一箭射穿肩胛骨,摔在地上动弹不得。

还有年迈的老人,看着燃烧的帐篷与四散的牛羊,绝望地坐在地上,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泪水。

嘴里喃喃地念着部落的古老咒语,却再也挡不住逼近的铁蹄。

两路北疆大军,一西一东,如两把利刃,同时划破了汪古部的宁静。

按照北疆的规矩,将所有汪古部的贵族全部贬斥为奴,将奴隶提拔成为小头领,帮助北疆军管理汪古部战俘。

肃清两处部落残敌之后,卫轩与大虎分别整顿军队,按照预定计划,率领麾下铁骑朝着南方缓缓推进。

策应北疆军在关中的战事。

短短的时间内,两路北疆军横扫漠南,四千多户汪古部牧民中,只有一千多户南逃至金国。

介壕防线,始建于数十年前,是金国为抵御草原部族南下而修的简易防线。

西起阴山,东至辽水,绵延数千里,位置恰好横亘在漠南与金国腹地之间。

与宏伟的长城不同,介壕防线采用夯土结构,仅数丈宽、丈余高,墙头连垛口都寥寥无几。

更没有箭楼与关隘,纯粹靠一道土墙与墙外的深壕阻挡骑兵,规模虽大,却简陋得很。

尤其是宋国北伐战事爆发后,金国朝廷担心北疆军从草原南下夹击,特意下令加强介壕防线的防守。

连西北路讨招使完颜安国都从丰州赶来坐镇。

此刻,介壕防线的里面,完颜安国正皱着眉头,听着身边汪古部首领阿剌忽失的哭诉。

阿剌忽失作为这一代的“北平王”,往日里也算威风凛凛,如今却如丧家之犬,声音带着哭腔:“完颜大人,您可得为我们汪古部做主啊!”

“北疆军太凶残了,不分老幼,见人就杀,我们的帐篷被烧了,牛羊被抢了,只剩下这一千多户人逃到这里……”

“您快派兵去打北疆军,帮我们报仇啊!”

完颜安国的脸色铁青,眼中满是愤怒与凝重。

“北平王放心,汪古部是我大金的附属,北疆军袭击你们,便是挑衅我大金威严,本帅绝不会坐视不管!”

嘴上虽这么说,完颜安国心中却万分凝重。

此前关中传来消息,北疆军趁着金国主力南下与宋国作战的时机,从河套迅速南下。

先后攻占了庆阳、延安、兰州等重镇,完颜合达、完颜守望等将领战死,徒单多罗被俘,金军损失惨重,关中几乎要落入北疆军手中。

如今漠北的北疆军突然南下,显然是在策应关中的北疆军,目的就是牵制金国兵力,让金国无法抽调军队支援关中。

“北疆人这是想两面夹击我大金啊!”

完颜安国在心中暗忖,随即对着阿剌忽失安抚道:“北平王,你先带着部众在防线内休整,本帅会派人给你们送去粮草。”

“至于北疆军,本帅自有应对之策,定不会让他们再前进一步!”

阿剌忽失连忙道谢,带着残部退到防线后方的临时营地。

可他刚走,一名金军士兵便急匆匆地跑上城头,脸色惨白地喊道:“大人,不好了。”

“北疆军……北疆军到了,就在介壕外。”

“什么?”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