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金国灾荒,长春真人

“如今关中的粮荒,根子或许不在朝廷,而在北疆。”

“北疆?”

张志常微微诧异:“北疆与夏国的战事对关中的粮价影响这么大?”

丘处机收回目光,指尖在石桌上轻轻划动:“你师叔刘处玄,去年去了凉州传道。”

“今日刚传来一封书信,里面说的,全是河西走廊被北疆人攻下后的景象。”

张志常心中一紧:“刘师叔他……安好?”

“他倒安好,只是所见所闻,让他颇为震动。”

丘处机语气平缓,却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信里说,北疆人拿下河西后,没像夏国旧部那样劫掠。”

“反而先把所有夏国的官员、田主都给清了,将河西的田地尽数收归己有,如今北疆才是河西最大,也是唯一的田主。”

“他们把田地租给百姓耕种,收租收税,但只收四成,剩下的六成全归百姓自己。”

“你想想,这样的租税,百姓哪有不乐意的?如今河西的农户,种地的积极性高得很,连往年荒着的地,都有人抢着开垦。”

张志常听得目瞪口呆,下意识道:“这……这不就是当年王莽推行的‘王田制’的路子吗?”

“只是王莽当年没能成,北疆人竟真的做到了?”

“形似,却又不同。”

丘处机轻轻摇头,语气带着几分道家的通透:“王莽之时,时机不对,反对力量太大,上下混乱,反倒失了民心。”

王莽推行新政的基本盘,与那些豪强士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愿意损害自己的利益?

而反观北疆,有着自己的统治集团,与夏国的利益集团没有任何联系。

在行事过程中,自然没有丝毫顾忌,强势推倒一切重来。

并且有效的联系了百姓,收获了民心,自然成功。

“你师叔在信里说,此前夏国曾想收复河西,可不少河西百姓竟主动帮着北疆人守关——民心向背,已然分明。”

顿了顿,丘处机话锋一转,语气多了几分忧虑。

“只是北疆人的行事,也有太过刚硬之处。”

“他们杀戮太甚,有伤天和。”

“对反抗的田主、官员几乎不留余地;对待地方豪强,更是苛刻至极,半点情面都不讲。”

“道曰‘无为而治’,上顺天理,下顺民心,北疆人这般雷厉风行,虽能快速稳定局面,却也容易埋下隐患。”

“更让人忧心的是~”

丘处机的声音压得更低,眼神里满是凝重:“北疆人在夏国境内,推倒了不少佛寺,还逼迫庙里的和尚还俗,让他们要么种地,要么从军。”

“这模样,倒像是前几朝‘三武灭佛’的架势。”

张志常心中一凛:“师父您是担心,若是日后北疆人进入中原,对咱们道家,也会是这般态度?”

“不得不防啊。”

丘处机轻轻叹息,目光望向道观外连绵的夜色:“若是那一天真的来临,就算是为师舍得一身剐,也要远赴龙城,亲面那位传说中的大都护。”

“劝其止戈、慎杀,莫要让中原百姓再遭屠戮,也盼着他能给道家留一条生路……”

这话里的沉重,让张志常也跟着沉默。

只是师徒二人都没料到,北疆给予道门的危急尚未出现,金国官府却先给了丘处机当头一棒。

第二日清晨,龙门山下支起了粥棚。

张志常从陇州城买回的粮食,正被师弟们熬成稀粥,分给从四面八方赶来的难民。

老弱妇孺排着长队,捧着破碗的手不住颤抖。

纷纷朝着丘处机跪拜,直呼‘活神仙’啊!

可到了第三日,粥棚再开的时候,陇州知府周文远却是找来了。

见到丘处机,他的脸上立刻堆起客气的笑容,拱手道:“丘真人仙驾在此,本官冒昧来访,还望海涵。”

他深知丘处机与长安达官显贵的交情,不敢有半分怠慢。

丘处机还了一礼,心中却隐隐不安:“知府大人亲临,不知有何见教?”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