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入眼帘的就是一行笔锋虬劲的字迹,与先前《治安策》字迹一般无二。
“夫国之兴衰,系于财用,财用之盈虚,本于治道。昔管仲通轻重之权,陶朱明积贮之理,皆以富国而庇民也。今臣以道御术,陈三纲九目之说,以纲举目张,惟陛下察焉。”
这在此界历史上,前朝有管仲、陶朱二人。
“一曰务本之道。食者民之天,粟者邦之命。故《周礼》重井田,汉帝崇耒耜。今宜严占田之限,抑兼并之风,复常平之仓,兴陂渠之利。使野无旷土,廪有余粮,虽遇凶年,民不菜色。”
抑兼并,开设常平仓。
“二曰通商之要。货殖贵其流通,市廛在于互济。宜除关津苛税,罢山泽之禁,设舟车之便,立币帛之准。如此则商贾辐辏,万物毕集,虽边陲绝域,犹效珍奇。”
通商宽农,去除苛捐杂税。
“三曰节用之法。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宫室台榭,当量国力而营;珠玉珍玩,必戒奢靡而禁。省冗官之俸,汰冗兵之饷,如此则府库不虚,而赋敛可宽。”
裁汰冗兵,冗官,精兵简政。
“九目者:一曰均地权,二曰修仓储,三曰轻赋役,四曰畅物流,五曰铸通宝,六曰开海市,七曰省宫费,八曰简吏员,九曰励技艺。”
“今若使农尽其力,工精其器,商畅其流,官省其费,则十年之间,仓廪必实,帑藏必充,百姓给家足,而四海升平矣。”
此纲举目张之例,可以说是宏观的策略,真正的杀招,在《两税法》。
“夫治国者犹治圃,必浚其源而畅其流。今观财用之道,租庸调之制敝久矣。昔租庸调以人丁为本,田亩隐漏而课役不均。今当量出以制入,据田产多寡为赋……”
而后就是两税法的实施细则。
“伏惟圣后念生民之艰,察货殖之要,行三纲九目,举两税之法,则尧舜之治可期,成康之隆再现。”
“草民羡,昧敢竭鄙诚,谨奉疏以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