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羡想了想,道:“欲治其国,先治其吏,治政之要,唯在得人。”
是大而化之,主要这是一整套治国理政的方略,他不可能一下子就和薛芷画讲透。
“天后似乎也这样说过。”薛芷画笑了笑,看向对面少年的目光愈发欣赏,清声说道:“重用张蔡许姚等寒门为相,以周来二人等刀笔吏,掌大理寺,但收效寥寥,反而贪腐成风,酷吏大行其道。”
沈羡一时有些麻爪,暗道,天后的确不凡。
薛芷画道:“太后在神都置铜匦,分延恩,招谏,伸冤,通玄,用以广开言路,举贤纳士,但诬告成风,城狐社鼠猬集御前,京中怨谤之言,甚嚣尘上。”
这位薛国公之女,与长公主、内相顾南烛等贵女相交,对这些朝堂隐秘可以说知之甚详。
沈羡听完之后,心头久久无语。
这让他想起一个人,武曌。
“过段时间,天后或还要降敕,让天下九品以上官员和百姓向朝廷自荐,你如果有想法,可以去试试。”薛芷画说着,看向沈羡,目光大有深意地说道。
沈羡沉吟道:“原有此意。”
“天后这几年,其实受了不少蒙骗,已经对天下自荐之人多了审视,几位宰相也认为大坏朝廷典制,多有抨击。”薛芷画玉颜上似乎现出几许好笑,说道:“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过不去的。”
沈羡道:“那我试试。”
作为一个后世之人,熟知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他手中拥有一整套富国强兵的方略,甚至都可以写一本,沈慕之谈治国理政。
事实上,上疏或者书信闻达于上,在古代历史上屡见不鲜。
李斯上《谏逐客疏》,从而受秦王重用。
贾谊上《治安疏》,从而名扬海内。
而唐代诗人经常写诗给贵人以自荐,或者给当朝宰辅、高官写信,以获得出仕机会。
就连一生放荡不羁的李白,也曾写过《与韩荆州书》。
也就是这个类似魏晋隋唐的时代,能够通过这等策论、书信闻达于显贵,等到科举完全成型的明清,这种非科甲正途就不好使了。
不过,几位幸进的寒门宰相,真是将先上车的把车门焊死,这句话给体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