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德举杯朗笑,看向众人开口道:“倭寇犯境,乃扬州城百年未有之劫!今夜请诸位齐聚,定下个章程。”
其中一名商人开口道:“不知王员外,说的是什么章程?”
“简单。”
王茂德放下酒杯,面色也变得凝重,“倭寇这事,不仅阻拦航道,坏了咱们生意,朝廷那边也得有个交代。”
“凭什么让咱们给交代?”当即有人不服气道。
“唉~”
王茂德叹了口气,“那些倭寇神出鬼没,能潜入扬州腹地,设伏偷袭,还能躲得找不到人,谁都知道,必有内奸!”
“我知诸位不想掺和此事,毕竟有些风险,但咱们若不找到那些倭寇,这屎盆子会扣到谁头上,诸位能想想。”
“当然,若是办成此事,咱们也少不了朝廷嘉奖。干咱们这行,多一个名头护身,总是好的…”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陷入沉默。
有人偷眼打量“霹雳手”徐震山,见其依旧闭目不言,知道此事多半八九不离十。
但该派出多少人,出钱还是出力,可要好好说道说道……
就在这时,“霹雳手”徐震山猛然睁眼,起身后对着夜空说道:“哪路道友深夜窥探,不如下来喝杯水酒!”
“有人!”
徐震山一声断喝,如平地惊雷。
本就紧绷的厅堂瞬间炸开了锅。
丝竹之声戛然而止,杯盏碰撞叮当作响,那些富态可掬的盐商们脸上血色褪尽,惊慌失措。
他们身边重金聘来的护卫、门客几乎同时做出了反应,噌啷啷兵器出鞘之声不绝于耳,身影闪动,迅速将各自的主子护在身后,形成一个个小型防御圈,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四周昏暗的角落,气氛剑拔弩张。
屋顶斗拱阴暗处,李衍心中微感诧异。
他敛息藏形之术虽算不上顶尖,却带着龙蛇牌异宝。
别说寻常武林高手,就是玄门中人也绝难察觉。
这位茅山出身、城隍庙执法堂的徐长老,感知竟是如此敏锐?
看其道行和他差不多,应该是特殊神通……
心思电转间,李衍已知躲藏无用,便从斗拱阴影处跃出,一个鹞子翻身,挺直地站在了厅堂明亮的灯火之下。
“何人擅闯私邸?报上名来!”
一个护卫头领厉声喝道,长刀前指。
李衍环视一周,目光在众人或惊疑、或愤怒、或探究的脸上扫过,最终落在主位的王茂德身上,抱拳朗声道:“在下李衍,无意搅扰各位清谈。途径此地,循踪追捕一为害妖物,机缘巧合至此,非存窥探之心。”
他声音清朗,不卑不亢,自有一股镇定人心的力量。
“李衍?”厅中立刻响起一片低声议论。
大部分盐商及其护卫都面露困惑,显然对这个名字颇为陌生,纷纷向身边见多识广者打听。
而那些原本只是听说过“十二元辰”名头的江湖客、以及真正知晓内情的人物,脸色瞬间剧变,看向李衍的目光充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
“竟是他?!”
“十二元辰之首?!”
“‘活阎王’李衍,他竟然真的到扬州了!”
“嘶……年纪竟如此之轻?看着倒不像传言里那般……”
惊疑不定的话语,清晰地飘入李衍耳中。
主位上的王茂德,脸上的惊怒之色飞快收敛,瞬间换上一副热情洋溢的笑容,猛地站起身,抚掌笑道:“哈哈哈!原来是名满天下的李少侠!失敬,失敬啊!”
“王某早就收到风声,道是十二元辰诸位英豪南下,已至扬州地界。本想稍待两日,备齐帖子,亲自登船拜访,一睹诸位风采,又恐太过唐突,打扰诸位休整。”
“不想竟是如此有缘,李少侠竟不请自来,这可真是意外之喜!来得正好,来得正好啊!”
他几步走到堂前,对着李衍再次拱手,语气恳切:“当前倭寇肆虐,犯我家园,烧杀抢掠,直逼我扬州城下!洪千户忠烈殉国,城中人心惶惶,正是需要李少侠这般本领通天、侠肝义胆的高人出手相助!”
“有你在此,何愁倭寇不灭?王某代扬州父老乡亲,恳请少侠伸以援手,共抗外侮,届时少侠之名,必传颂江南!”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情真意切,仿佛李衍就是他们苦盼的救星。
然而,李衍的眉头却几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王茂德这份热情来得太快太刻意,甚至有些堵他口的意味,明显是早知道他来此地,却不想招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