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九河下梢算盘城

老汉一脸嫌弃,“不是啥好东西…”

话音未落,远处便有马蹄声响起。

却是一队身着赤红罩甲的卫所士兵,从码头附近而来。

为首的旗官翻身下马,腰间雁翎刀铮亮如镜,满脸阴冷扫视了周围一眼,这才看向茶棚,怒骂道:“哪里来的腌臜货色,都抓起来!”

一声令下,如狼似虎的兵卒顿时冲进去,将三名汉子拖走。

出乎意料的是,三名汉子丝毫不怕。

他们如同一滩烂泥,还对着卫所士兵们挤眉弄眼,而那旗官也似乎没有看到,只是冷眼观望周围,看到李衍一行人后,眼睛微眯,转身就走。

没了热闹,人群很快散去。

那卖烧饼的老汉原本不想多说,但被李衍塞了些碎银后,便带着众人来到僻静处,嘀嘀咕咕道:“那玩意儿叫福寿膏。”

“听说是从南洋传来,静海帮的赌场妓院就有卖的,价钱也不贵,但抽了后就停不下来,靠着这玩意儿,静海帮这二年的生意越发红火。”

“但医馆的先生说,此物毒性颇大,老汉已见过好几个抽死的。”

“哦?”

李衍眼睛微眯,“方才那旗官是谁?”

“那个啊,是水师营的运粮船护卫,三岔河上没人敢惹…”

老汉走后,众人皆是面面相觑。

“啧啧。”

沙里飞嘲讽道:“看方才模样,水师营的人怕是也有份。”

与此同时,龙妍儿也伸手一挥,伴着嗡嗡的声音,一只蛊虫叼了块“福寿膏”碎片,落在她掌心。

龙妍儿若有所思道:“和咱们之前见的有些不同,杨老海师徒所用,更加醇厚,且添了药草,修士也扛不住,这些都是普通货色。”

李衍看向远处城门,沉声道:“虽不同类,但必然同源。”

“建木组织的人,恐怕也在城中,咱们小心为妙,先找个地方落脚,再寻找杀害武兄的凶手!”

说罢,就带着众人往城门而去。

……

津门人有句话,“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

直沽本是海河旧名,宋金时期,金人在此设立直沽寨,派军驻守。

津门以“沽”为地名的为数众多,如三汊沽、东沽、西沽、大沽、所以又有“九河下梢”、“七十二沽”之说。

因为漕运和海运,津门发展迅速。

前朝大兴年间,此地为金帐狼国占据,“改直沽为海津”,设立大直沽盐运使司,专门管理盐运,而大宣朝建立时,又建立卫所,拱卫京师,修建城市。

因城市东西长,南北短,形似算盘,故被百姓称为“算盘城”。

城墙夯土包砖,分别有镇东、安西、定南、拱北四门。

李衍等人从定南门进城。

远远地,就看到了香火缭绕,朱墙金顶的天后宫。

天后宫内供奉的,便是大名鼎鼎的妈祖。

但众人的视线,全都被另一样东西吸引。

南运河畔,密密麻麻全是船坞和作坊。

三十丈长的木滑道上,监工挥着铁尺训斥怠工的匠人,赤膊汉子们正给漕船龙骨刷桐油,联排的铁匠铺冒着浓烟,叮叮当当声此起彼伏。

更远处,蒸煮海盐的灶房飘来咸腥气,盐工们赤脚踩着发黑的盐粒,脚踝皮肤已经溃烂,但仍旧咬牙忍痛干活。

还有制瓷、纺织和编竹篮的作坊。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