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静春笑道:“我也不奢望你当下能听明白,只不过是些铺垫,否则简单劝你别杀苻南华,你肯定听不进去。之所以要你别杀人,不是我齐静春物伤其类、兔死狐悲什么的,更不是我希望他苻南华和老龙城因此感恩,以后我好要些好处,不是这样的。事实上,正好相反,我儒家门生弟子,推崇入世,对于修行中人的肆无忌惮,最是抵触,双方明争暗斗了无数年,若我齐静春是刚去山崖书院拜师求学的岁数,那截江真君刘志茂也好,老龙城少城主苻南华也罢,现在哪里还有活命的机会,早给我一掌打得灰飞烟灭了。”
陈平安发现这个时候的齐先生,虽然说话语气依旧温和,走路姿势同样文雅,但是给人的感觉完全判若两人。
就像姚老头喝酒喝高了,说我们烧出的瓷器,是给皇帝老爷用的,谁能比?
齐先生说一掌打得别人灰飞烟灭的时候,虽跟那时候的姚老头语气不同,但是神色一模一样。
齐静春皱了皱眉头,抬头望向泥瓶巷那边,像是在听着别人说话,虽然没有流露出厌烦表情,但是眼神中的不悦毫不遮掩。他最后冷声道:“速速离去!”
陈平安一脸茫然。
齐静春解释道:“是那说书先生,本名刘志茂,道号截江真君,其实是旁门里的道人,修为尚可,品行低劣,蔡金简、苻南华两人与你的恩怨,大半是他在兴风作浪,最后还在你心头种下了一道歪门邪道的符箓,那是一幅四字真言,将‘一心求死’四字,偷偷刻于你心田,手段极为歹毒。”
陈平安默默记住了刘志茂这个名字。
齐静春叹了口气,问道:“你就不好奇,为何我不出手?”
陈平安摇头。
齐静春自顾自说道:“此方天地,如同风吹日晒三千年的老旧瓷器,支离破碎在即,你们终究是外人,又有大阵护持,如何作为,只要不要太过分,远远不至于让瓷器崩碎。可我是那个手捧瓷器的人,我的任何举动,都会牵扯到这件瓷器的裂缝,事实上不管我做什么,只会让那些纹路加速蔓延。若只是瓷器碎了,也就罢了,可是这小镇五六千人今生来世的命运,尽在我手,我如何能掉以轻心?”
只是这些积郁多年、不吐不快的言语,齐先生说得太小声,陈平安竖起耳朵也听不清楚。
齐静春看着时不时用右手擦拭脸庞的陈平安,两人已经走到杏巷铁锁井附近,那边有妇人正在弯腰汲水,齐静春问道:“若有陌生人掉进水井,你若救人,就会死,你救不救?”
陈平安想了想,反问道:“我想知道,真的救得了那个人吗?”
齐静春没有回答陈平安的问题,只是笑道:“记住,君子不救。”
陈平安愣了愣,疑惑道:“君子?”
齐静春犹豫了一下,蹲下身,先帮陈平安正了正衣襟,然后用手帮他擦去血迹,柔声道:“遇见不幸事,先有恻隐心,但是君子并不是迂腐人,他可以去井边救人,但绝对不会让自己身陷死地。”
似乎被这个问题勾起了心思。陈平安认真问道:“先生,我现在还能活下去吗?如果能,那么我还能活多久?”
齐静春仔细想了想,缓缓站起身,斩钉截铁道:“你要是不怕前路坎坷,吃大苦头,就肯定能活下去。”
陈平安顿时笑容灿烂,天经地义道:“我可不怕吃苦!”
齐静春想着这一路行来,陈平安的泰然处之,便释然了:“走,带你去一个地方。虽然我齐静春不能帮你什么,但事已至此,让你渡过此劫,绝不算破坏规矩,其实本来就该补偿你一份机缘才对。”
陈平安懵懵懂懂。
两人来到老槐树下,不知为何,小镇内外寂静无声,唯有这棵老槐像是唯一的例外,树叶微晃,摇曳生姿。
齐静春站定后,脸色凝重,作揖后,抬头问道:“齐静春能否向你们求一片槐叶,让陈平安日后能够安安稳稳离开小镇,最少在三年内,不受那反扑而来的横祸灾厄?”
千年老槐,无声无息。
齐静春又问道:“齐静春坐镇此地五十九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难道还求不来一片祖荫槐叶?何况陈平安本就是你们小镇人氏,诸位先贤,何以如此吝啬?”
老槐仍是没有回响。
此刻的寂静如同无声的讥讽。你齐静春神通广大,可到底是这天地方圆中的一个,更是主持大阵枢纽的那个可怜人,我们就是不愿白白施舍这份香火情,你能奈我何?
齐静春脸色阴晴不定,最后唯有叹息一声,低头望去,满怀愧疚。
陈平安咧嘴一笑,反过来安慰道:“陆道长说我只要去小镇南边,找到一个姓阮的铁匠,当他的学徒,就有希望活下去。齐先生,没有这……槐叶,相信也没啥问题的!”
齐静春笑问道:“真心话?”
陈平安挠挠头,腼腆道:“假的。”
齐静春会心一笑。
突然,一片苍翠欲滴的鲜嫩槐叶,从树冠极高处,飘然坠落。
陈平安只是伸出手掌,树叶便自行落在他手心。
树叶上,有一个金色字体,一闪而逝。
齐静春有些惊愕,片刻之后,沉声道:“此字为姚,陈平安,你可愿意为姚家报恩,无论生死?!实不相瞒,哪怕没有这片树叶,你也未必没有一线生机,这一点,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所以你千万要想清楚!”
陈平安问道:“是姚师傅的那个‘姚’字吗?”
齐静春点了点头:“正是。”
陈平安双手合十,将槐叶轻轻夹在手心,抬头大声道:“只要我活着一天,只要是跟你有关的姚姓人,就像齐先生之前所说,哪怕他坠入井中,哪怕救人必死,但我陈平安必救之!”
天籁寂静。
齐静春笑道:“走吧。”
带着陈平安离去之时,齐静春悄然转头,望向槐树最高处,面露讥讽。
姓“陈”的槐叶并非没有,事实上还不止一两片,可是到最后,明知道此地即将崩坏,宁肯另寻宿主,哪怕不姓陈也无所谓,也仍是没有一份香火祖荫,愿意看好泥瓶巷的草鞋少年。
齐静春转回头,摸了摸陈平安的脑袋,打趣道:“如果是宋集薪、赵繇、顾璨这些人,像你之前那般发此宏愿,说不定就要引发天地共鸣了。”
陈平安笑容阳光:“那我可管不着,我只做好自己的事情。”
齐静春又问道:“这次是真心话?”
陈平安笑道:“是!”
桃叶巷的一栋宅子里,有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坐在廊下的藤椅上,身边坐着一个模样俏皮可爱的丫鬟,丫鬟穿着鹅黄纹彩长裤,外边罩穿着浅罗碧色的纱裙,一边听老人说故事,一边缓缓扇风。
老人突然开口问道:“桃芽,风呢,又打盹儿啦?不是吓唬你,若是在小镇之外的大家宅子,你这样偷懒,可是要挨罚的。”
没有任何回应,对下人一直优容宽厚的老人,正想继续调笑几句,脸色骤变,抬头望向远方,神情凝重起来。原来小院内,不仅是少女丫鬟所持之扇,没有丝毫动静,事实上就连无形的清风也静止了。老人赶紧屏气凝神,默念口诀,坐忘入定,以免在这场光阴长河的短暂逆流当中,白白折损修为道行。老人轻轻叹息,最为恪守规矩礼数的齐静春,也终于破例出手,如此一来,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铁锁井,身材魁梧的外乡年轻人蹲在不远处,使劲盯着辘轳车。但是眼角余光,却偷偷瞥向一个丰腴村妇的侧影,村妇正弯腰从井口中提起一只水桶,弧度惊人的臀部,沉甸甸坠下的胸脯,整个人略显夸张的曲线,玲珑毕露,身躯绽放出一股饱满麦穗的野性气息,让原本不过中人之姿的她,也多出一些别样韵味来。当年轻人意识到周围环境出现诡异静止后,他人没有动,只是壮着胆子,正视那幅妇人汲水的美妙画面,年轻人偷偷咽了咽口水,赶紧扭转身体,换了个蹲姿。
难怪师父说,山下女子,是出林虎,功力大减了,可要是一旦带上山,就要成为称王称霸的座山虎,是会吃人的。师父喝酒之后,总说天底下的英雄豪杰,全输给自家的入山虎了,没一个例外。但是年轻人觉得出林虎就已经很厉害了,比如眼前那妇人,明明长得普通,却妖娆得让他心痒痒,要是她二话不说给他一耳光,完全不讲道理,年轻人觉得自己也根本不敢还手,说不得妇人一笑,他还会跟着笑呢。
年轻人想到这些,就有些灰心丧气,低头瞥了眼裤裆,骂骂咧咧:“没骨头,难怪没骨气!”
泥瓶巷内,宋集薪正在翻阅一本厚重陈旧的地方县志。宋集薪摸索出很多规律,例如大体上是每六十年一增补,所以宋集薪私下将此书取名为《甲子志》。还有就是小镇百姓在年少时被远房亲戚带出去后,几乎就没有人回到过家乡,好像很不喜欢落叶归根,属于墙里开墙外香,很多家族姓氏就在外面开枝散叶,甚至成长为一棵棵根深蒂固的参天大树,所以宋集薪又将其昵称为《墙外书》。
宋集薪此时正在翻阅一页人物传,描述了一个叫曹曦的人的生平事迹,笔墨吝啬,是这本县志的又一特色。宋集薪翻来覆去看了至少七八遍,对于这本书早已滚瓜烂熟,所以如今闲暇时翻阅,只会拣选一些光怪陆离的人物故事,当作一位说书先生描述的演义传奇,真实性如何无从考据,宋集薪当然也不在意。他只记得那个身穿官服的男人,在赴京述职离开小镇之前,深夜独自来此,男人以一种无比郑重的态度,告诉他要牢记一件事情,就是背诵记住书中每一个出现过的人名,以及成百上千的人数,和他们身后祖辈们在小镇的各自根脚,尤其是跟四姓十族的关系脉络。
此时宋集薪纹丝不动,就像小镇东南那些个破碎不堪的泥塑神像,一座座随意倒在草丛中、泥地里,无论风吹雨打,只是岿然不动。从窗户透过洒在书桌上的光线,保持着一种反常的静止状态。
这栋宅子里,唯一能动的人和物,是婢女稚圭和那条不起眼的四脚蛇,她很早就察觉到异样,脑海中冒出的第一个想法是去隔壁院子,找那个面瘫少女,骂她个狗血淋头,但是当她意识到那柄剑的存在后,便打消了这个诱人的念头。她先是来到自家少爷的房间,斜瞥一眼书页内容,看到“曹曦”两个字就嫌烦,便帮少爷向后翻了几页,看到有关“谢实”的篇幅后,才开心地笑了笑。只不过很快她就悻悻然了,又将书页翻了回去,以免泄露天机,害得自己露了马脚。这些年来,精明且有城府的少爷不过出于好奇,怀疑过她的身份来历罢了,但从未抓到过真正的确凿证据,她可不想在大功告成之际,功亏一篑。她跟随少爷经常去乡塾,觉得读书人有些话,说得很虚伪混账,比如“舍生而取义者也”,有些话则说得还不错,比如“行百里者半于九十”,真是把道理给说通透了。
那条土黄色的四脚蛇,正趴在门槛上晒太阳,此时它寂然静止,便恢复了“真身”,光线映照下,只见它流光溢彩,晶莹剔透,身躯通体像一块琉璃。
隔壁院子屋内,黑衣少女宁姚陷入一种玄之又玄的胎息状态,不以口鼻嘘吸,如婴儿仍在胞胎之中,神气归根而止念。
雪白剑鞘内,飞剑如获大赦,缓缓出鞘后,在主人四周轻快飞掠,有小鸟依人之温驯亲昵,又有少女衣裙飘逸之美感。它并非胡乱飞行,而是灵犀画符一般,为正在疗伤的主人营造出一块最佳的风水之地,果不其然,四周的气息迅猛涌入没有丝毫呼吸迹象的宁姚体内,宁姚如鲸吞水,疯狂汲取这方天地间的本源灵气。于是这一刻,小镇的死寂沉沉,与这栋宅子的风生水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小镇外的南方溪畔有个五短身材的汉子,浓眉大眼,锐气逼人,袒胸露腹,手持铁锤正在打铁,一锤下去,火星四溅,满室光辉。无数星星点点的火光,在空旷的屋子里随处乱窜,绚烂壮观。一次抡捶,就能砸出一幅画面。
汉子对面,站着一个扎着条清清爽爽马尾辫的少女,身材娇小,她披了件黄牛皮质的罩袍,防止火星溅射到身上,寻常布衣衫,很容易被烧穿出一个个窟窿来。
当一次捶打之后,千万点火星,骤然间在屋内全部停滞。
马尾辫少女皱眉问道:“爹?”
汉子沉声道:“换你来锤打剑条,正好借此机会锤炼你的神意。”
少女放下那根老剑条,拨开身前两侧火星,火星被她随手挥退,牵一发而动全身,本该静止在光阴长河里的火星,不断撞击着火星,一次次相互撞击,使得屋内的光线,显得紊乱无比。
相比小镇内那些好似潜龙在渊的高龄前辈,一个个凝神屏气静心入定,少女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过于横行霸道了点。
尤其是换成她来抡锤后,势大力沉,动作迅猛,甚至比起经验老到的汉子还要更加狂野不羁。
每一次捶打溅射出来的火星,在止境当中并不会消失,所以一次次叠加之后,密密麻麻的火星,如璀璨繁星,簇拥在空中。
铸剑之室,火星亿万。
男子死死盯住那根通红的剑坯子,沉声吩咐道:“心中默念《铸剑经》的撼龙篇!”
少女气势骤然下降,低声道:“爹?”
男人恼火道:“干啥子?”
少女气势再降,怯生生道:“中午吃得少了,肚子饿,捶不动了。”
男人更加火大,如果不是在铸剑,差点就要调教骂人:“明明是让你背书就跟要你命一样,找什么借口……他娘的,闺女你这胃口,饿也很正常,还真不是借口……”
少女偷着笑,嘴上说饿,其实手上动作没有丝毫减弱,刹那之间灵犀一动,少女大喝一声后,竭尽全力一锤砸下,鬼使神差道:“给我出来!”
这一次溅射出来的火星极其繁多,尤为刺眼。
汉子脸上不露声色,心中却道:“成了。”
顾璨家的院子,顾氏缓缓醒来,头痛如裂,在顾璨的搀扶下坐回长凳,截江真君刘志茂正在闭目养神,袖中拇指食指缓缓掐动。
妇人顾氏将顾璨按在自己身边坐着,轻声问道:“仙长,怎么回事?”
刘志茂没有睁眼,道:“老夫收了个好徒弟,你有个好儿子。顾氏你就安心等着母凭子贵吧。”
顾氏大喜过望,热泪盈眶,抱住顾璨,细细碎碎呢喃道:“孩子他爹,你听到了没有,我们顾璨一定会有大出息的……”
刘志茂突然咦了一下,惊讶出声,睁眼低头观看掌心纹路,好似岔出来一条新路,自言自语道:“这是为何?不应该啊。少年没死,反倒是那仙家子弟,莫名其妙死了?”
他不得不站起身,在院中缓缓踱步,掐指飞快:“废物!栽在一个市井少年手里,云霞山辛苦积攒下来的千年声望,就此毁于一旦。”
顾氏忐忑不安道:“老仙长,既然我们家璨儿已经拜师了,不如就放过陈平安吧?”
刘志茂怒喝道:“妇人之仁!真要有一副慈悲心肠,你我初见时,就不该起杀心。这个时候来跟老夫装女菩萨,要脸不要脸?”
顾氏被骂得满脸惨白,嗫嗫嚅嚅不敢说半个字。
刘志茂犹不解气,伸手指着顾氏大骂:“乡野村妇,见识短浅!以后顾璨随我返回书简湖后,你们母子相见的次数,绝不可太过频繁,以免妨碍了他的修行,可有异议?”
顾氏赶紧摆手道:“不敢。”
刘志茂眼神阴森。
顾氏愣了愣,很快回过神来,哭丧着脸,可怜兮兮道:“没有异议,绝对没有!”
刘志茂使劲一挥袖子,冷哼道:“气煞老夫!”
先前眼见顾氏还算有些别致风韵,刚刚有了将她收为贴身奴婢的念头,她便表现得如此俗不可耐,活该她错过一份有望步入修行门槛的福气。
刘志茂突然如临大敌,环顾四周,果然此方天地被人为静止为“止境”了。止境是世间诸多小洞天的一种,陆地神仙、金身罗汉也休想开辟而成。
这种大神通,可谓登峰造极,虽说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那座大阵,但依然让人倍感敬畏。
试想一下,只要身处此方天地当中,任你是仙佛神魔鬼怪,来此皆需向我磕头,那是何种感受?
截江真君刘志茂做梦都想要达到此等高度。术高莫用?去你的鬼吧!刘志茂恨不得有此小洞天之后,将佛陀、道祖、儒教教主这三位的第三代弟子,全部拉进来,不敢说要他们低头弯腰,好歹大家一起平起平坐,同辈相称。
他毫无征兆地吐出一口鲜血,手心也鲜血溅射,像是被人用利器使劲割出一条血槽。另外一只手上,也不由自主地显现出那只白碗,水面波纹混乱,黑线乱窜,四处撞壁。
他没有丝毫犹豫,手心叠放在手背上,身为道家旁门中人,却以儒家方式作揖行礼,一弯到底,虔诚至极,颤声道:“书简湖青峡岛岛主刘志茂,恳请齐先生怜悯晚辈赤忱求道之心,若有冒犯之处,还望先生大人……圣人不记小人过!”
良久之后。
“速速离去!”四字如春雷炸响在这个真君耳畔。
刘志茂狂喜道:“先生放心,晚辈这就携带顾氏母子离开小镇。”
一直以晚辈自居的他记起一事,小心问道:“敢问先生,晚辈身上这两袋子金精铜钱,应该如何处置?”
威严嗓音再度响起:“一人一物,刚好是两份机缘,留在院中即可。三十年内,你不许离开书简湖半步。”
刘志茂如释重负,这次总算没有那般谄媚,故意行儒生揖礼,而只是打了个庄重的道家稽首:“长者赐不敢辞,齐先生的大恩大德,晚辈铭感五内,没齿难忘!”
在这之后,齐静春的声音并未出现,止境也很快随之消失,刘志茂不废话,立即让顾氏带着顾璨随他离开小镇。顾氏正要说话,被刘志茂一个凶狠至极的眼神瞪过来,吓得噤若寒蝉。刘志茂掏出两只袋子,虽然心中有些恋恋不舍,但是这个志在一个名副其实真君头衔的旁门道人,仍是毫不犹豫地放在了长凳上,只是刚走到小院院门的时候,他突然问道:“你们家有没有留下什么老物件?”
顾氏茫然,鬼头鬼脑的顾璨立即提醒道:“爹不是留下个多宝槅嘛,就是藏在床底下吃灰的那个。”
刘志茂眼前一亮,二话不说就让顾氏带路,去一探究竟。
既然那位圣人认可了顾璨本身即是机缘,那就意味着这个孩子可以带走属于他自己的机缘。至于这些机缘的最终归属,在小镇上,恐怕天王老子来了,也得听齐静春的,但是到了书简湖,可就不好说了。
终于无人看管的顾璨等到两人进屋后,一手一把抓起两只袋子,轻轻拔出门闩,撒腿飞奔向泥瓶巷另一端。
屋内妇人顾氏跪在地上,探入床底去搬箱子,箱子不大却很沉,有些费劲,搬得她气喘吁吁。
结果她的丰盈臀部被截江真君狠狠踢了一脚,刘志茂调笑道:“顾氏,你亏得后天保养不错,不过就凭这个,在青峡岛做个二等丫鬟,还是有些勉强,不过当个三等丫鬟,绰绰有余。老夫瞧你是瞧不上眼,不过青峡岛上,倒是有几位客卿散人,说不得好你这一口,到时候你可要好好争取,莫要羞怯,白白错失了一桩福缘。”
顾氏身体微微僵硬,她此时大半身体仍在床底,看不清表情。
走到一条巷口,齐静春对陈平安说道:“蔡金简和苻南华,就交由我处置。如今你有了这片祖荫槐叶,就更不要看轻生死,好好活下去,才是对你爹娘最大的回报。至于之后云霞山、老龙城和截江真君三方势力,我不敢说他们永远不会找你的麻烦,但是十年内肯定不会来寻你的麻烦,运气好的话,你就一直是个市井平民,也能够三十年安然无恙。”
齐静春笑道:“也无须对小镇心存忌讳,以后……过不了多久,应该就再没有那些算计了。如果你想要二三十年安稳日子,不妨就在这里找个姑娘娶了,成家立业便是。如果想要去小镇之外,见识一下真正的天地景象,也是好事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们读书人必须要做的事情。你以后就会发现,在小镇上是读书难,走路容易,到了外头,很多读书人是买书、看书、藏书都很容易,可就是不喜欢走远路,嫌吃苦,所谓的负笈游学,不过是乘车郊游罢了。”
陈平安惊讶道:“齐先生,走路也算吃苦?”
齐静春开怀大笑:“先不说小镇以外,只说身边好了,你见过福禄街、桃叶巷有几个同龄人,像你这样漫山遍野乱跑的?”
陈平安点头道:“还真是。”
齐静春想了想,伸手拔出插在发髻上的一根碧玉发簪,弯腰递给陈平安:“就当是离别赠礼好了。并非贵重物件,更非仙家物品,放心收下。其实我与你一样,曾是陋巷少年,发奋苦读,经历重重磨难、坎坷,当然也有种种际遇,这才进入山崖书院。拜师求学的那段时光,是我齐静春这辈子最开心的岁月。后来先生出山之时,便交给我这根簪子,算是对我的一种期许和嘱托。只可惜如今回头来看,这么多年来,我做得一直不好,相信如果先生在世的话,一定会失望的。”
陈平安哪里敢接下这份礼物。这根碧玉簪子,似乎还蕴含着先生和齐先生的师徒情谊,情意重不用说,何况礼也不轻啊。陈平安再没见识,到底也是烧御用瓷出身的人物,对于一件东西的好坏,还是有些鉴赏力的。
齐静春温声道:“留在我这里,恩师遗物就要随我一起埋没了,还不如转赠给你。何况你其实是无功不受禄,我在小镇逗留了将近六十年,一直有个小心结,不得解开,可惜恩师已逝,原本以为这辈子都得不到答案,是你无意间帮我解惑了,所以我将这根簪子送你,于情于理于礼,都很合适。陈平安,只能帮你求来一片槐叶,无法给你再多机缘了。”
陈平安双手接过那根材质普通的玉簪子,抬头真诚道:“先生已经做了很多了。”
齐静春一笑置之,眼见着陈平安被自己说服收下簪子,便去了一块心病,簪子确实普通平凡,可到底是恩师遗物,能够赠送给一个不辱玉簪铭文的少年,很好。
所以齐静春最后叮嘱道:“陈平安,记住,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你都不要对这个世界失去希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