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我又何必用枷锁、囚车来折辱你们呢?你们固然是有罪之人,但也是为国征战的忠勇之士兵,理当得到敬重。”
他这话讲得耿忠等人感动得不要不要的,可惜耿忠不善言辞,憋了半天才说了句:“大人,你是个好官。”
耿如杞苦笑不已,他觉得自己算不得什么好官,他甚至觉得自己就不应该当官。这三日办案对他来说是精神上的巨大折磨,他忍不住去思索,最终得出一个答案:大明要完!
他对耿忠等人的情感有些复杂,他不知道应该恨他们,还是感激他们。如果不是这群人将拦路的人直接砍了,让各类账本、信件等证据毫无掩盖地暴露在他的眼前,他真要走正常的办案程序,还真就不会查得那么顺利,也查不出这么多东西来。
耿忠见耿如杞对他们那么好,得寸进尺,希望进京之前能够允许他们先将曹二和他妻子埋葬。
耿如杞摇头,表示这两位也是重要的证据,需要一起带到京城,现在天气冷,遗体不会这么快腐坏。他给二人配备好棺椁、平车,保证会妥善安置他们。
……
崇祯四年十月十五日,朱由检开完早会,正在后宫吃着火锅哼着歌,突然听闻山西巡抚耿如杞在宫门外求见。
朱由检懵了,煮熟的羊肉片在他的嘴边滑落:这不年不节的,山西巡抚跑回来干啥,难不成建奴从山西打进来了?!
不过仔细一想,朱由检又觉得不大可能,如果山西在打仗,那耿如杞必然是在组织抵抗,不可能脱身跑到北京来的。
虽然说北京跟山西很近,快马加鞭,也就几天的功夫,朱由检左思右想,也想不出耿如杞在发什么颠。
“王伴伴,这耿如杞可有说他求见所为何事?”朱由检随口问道,但他也没指望能有答案,因为如果王承恩知道的话,这种关键信息他不可能忽略不报的。
果然,王承恩摇了摇头,回答道:“耿大人只说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面奏于陛下。”
朱由检心中一个咯噔:“这么神神秘秘,难不成山西的藩王反了?!”
山西有晋王、代王、沈王三支,朱由检对藩王可不算友好。无论是当初讨钱找藩王借钱,给木匠哥哥修陵,还是后来取消了藩王的免税特权,这可都是在戳藩王的肺管子啊。
说实话,朱由检都已经做好了派兵平叛的心理建设了,哪曾想几年过去了,藩王静悄悄,一个闹事的都没有,甚至他放出去搞事情的唐王也没了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