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顶峰相见,唐金家办(二合一)

“容流资本?是咱们燕省的企业吗?”

“不是燕省的,我刚刚查了,是一家总部设在香江的顶级私募股权基金。就在上个月,他们刚刚设立了一支总规模高达一百亿美元的专项母基金。”

“一百亿…美元?!”

“我的天!咱们景县一中,竟然还出了这么一号人物?!”

现场,响起了一片不可思议的惊呼声。

这个数字,已经彻底超出了在场大部分人所能理解的范畴。

孙晓楠拿出手机开始搜索“容流资本”,紧接着用力捂住自己的嘴巴,拍了拍邓雅姿,嘴里不停的说着“我靠”。

接着,她直接将手机屏幕,怼到了邓雅姿的面前。

邓雅姿机械地低头看向手机屏幕。

上面,是一条条全球顶级财经媒体的新闻标题。

【凯特信托与唐金办公室联合注资,百亿美元母基金重塑亚洲pe格局】

【confluent capital: a new powerhouse emerges in hong kong's financial hub】(容流资本:香江金融中枢崛起的新兴巨头)

彭博社、路透社、《华尔街日报》等等。

作为在媒体行业摸爬滚打了三年多的资深记者,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能被这些屹立在全球信息链顶端的媒体,以“breaking news”的形式进行头版推送,究竟意味着什么。

她呆呆地看着,感觉自己不是在看新闻,而是在看一部无比魔幻的、以自己老同学为主角的商业大片。

人群的惊呼声渐渐落下。

在学校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众人开始陆续步入校庆典礼的主会场,学校的大礼堂。

邓雅姿也跟着栏目组,浑浑噩噩地走了进去。

作为媒体工作人员,他们的位置被安排在会场左侧最前排的、专门设立的媒体区。

这里架设着长枪短炮,视野极佳,可以无死角地拍摄到主席台上的每一个细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礼堂里的人越来越多。

有白发苍苍的退休老教师,有西装革履的成功校友,还有穿着整齐校服、被组织前来观礼的在校生方阵……

整个会场充满了庄重而又热烈的气氛。

刘建军主任坐立不安地在媒体区来回踱步,时不时地朝贵宾休息室的方向望上一眼。

最终,他还是走到了邓雅姿的身边。

脸上那副领导的威严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讨好的热情。

“小邓啊,你看…你和那位容流资本的唐董是老同学,这么深的关系,待会儿能不能…找个机会,帮我们栏目争取一个独家专访?”

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巨大的诱饵:“只要能拿到这个专访,年底的评优,我保你一个‘全市优秀新闻工作者’!”

听着这个曾经遥不可及的许诺,邓雅姿的心头一条,却还是苦笑着摇了摇头:“刘主任,我…我跟他也好多年没见了,关系真的没您想的那么好。”

旁边的孙晓楠面色微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骚动从媒体区的入口传来。

市宣传部的副部长林海生在县委宣传干事的陪同下,径直走了过来。

刘主任立刻像弹簧一样站起身,满脸堆笑地迎了上去,“林部长!您怎么亲自过来了!”

谢璇等人也赶紧整理仪态,激动地跟着问候:“林部长,您好!”

林海生淡淡的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保持着一贯的温润儒雅。

他的目光却直接越过所有人,落在了那个局促不安、手里还紧紧攥着采访本的邓雅姿身上。

“小邓,是你吧?邓雅姿?”

“啊…是,是我。林部长您好!”

邓雅姿心头一紧,几乎是本能地弯腰,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紧张。

作为市宣传部的副部长,林海生在泉城媒体系统中,几乎就是“天板”级别的人物。

宣传部主管意识形态、宣传口径,电视台、市日报、晚报等所有地方主流媒体,本质上都归口于他们领导。

别说是普通记者,就连刘建军这样的新闻中心副主任,见了他也要毕恭毕敬。

林海生走到她面前,亲切地说道:“小邓啊,不要紧张。”

他微微顿了顿,语调放得格外缓慢,像是要让她听清每一个字。

“是这样的,刚刚李市长和唐董那边结束了初步会谈,气氛非常融洽,双方已经达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合作共识。李市长当场指示,需要有一位信得过的媒体记者,参与到接下来的内部洽谈环节,负责影像记录与事后报道。”

林海生意味深长地看着她,眼神中带着一种点拨般的笃定,“唐董亲自向市长推荐了你,希望你能把握住这次机会。”

短短几句话,瞬间在整个媒体区炸响。

刘建军和谢璇几乎愣在当场,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与狂喜。

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在这种规格的会谈上,竟然会让邓雅姿这个“小透明”记者成为核心环节的参与者。

邓雅姿整个人都微微颤抖,呼吸急促,心口像是有擂鼓声。

她死死攥住手里的相机,努力让声音保持镇定:“林部长,我…我会尽全力完成任务!”

林海生满意地点了点头,客气的抬手一引,“走吧,随我进去。”

邓雅姿连忙快步跟上。

穿过众人羡慕嫉妒的目光、穿过铺着红毯的走廊,走进了那扇洽谈室的大门。

推开厚重的木门,眼前的场景让她几乎屏住了呼吸。

宽敞的洽谈室里,市长李继平正与唐宋并肩而坐,几位市府核心领导分列两侧。

桌上摆放着精致的茶具和一份份厚重的资料夹。

空气中带着浓烈的庄重氛围。

唐宋安静地坐在那里,神情从容,眉宇之间没有丝毫拘谨。

他的身侧紧挨着的柳青柠,此刻也褪去了印象中少女的青涩,姿态端庄,气场十足。

看到邓雅姿进来,唐宋朝她笑了笑,那眼神,像极了高中时偷偷给她传答案的好朋友。

柳青柠也朝她投来一个鼓励的友善微笑。

邓雅姿连忙弯腰,朝他们无声地打了个招呼。

然后在林部长的引导下,来到了洽谈区靠墙的一个不起眼的位置。

紧张地调整好相机机位,又颤抖着手,将录音笔放在了膝盖上方。

很快,会谈重新进入正题。

当市领导们彼此交换意见时。

唐宋开口道:“按照我的规划,基金的首期规模是50亿。其中,政府引导基金不需要出资太多,象征性地拿出5个亿作为lp即可。我们容流资本,可以出资25亿作为基石。剩下的20亿,我会通过我的渠道,邀请几家国内产业资本共同加入。”

发改委主任在一旁忙不迭点头,“对!唐董说得对!只有这样,外部的头部基金才敢真正地跟进!”

李继平沉吟片刻,果断表态道:“市里全力支持!五个亿,我们立刻研究预算安排!”

洽谈桌上的声音此起彼伏。

邓雅姿一边按着快门,一边听着。

目光却渐渐完全被唐宋吸引住了。

她看着他坐在那里,神态沉稳、话语清晰。

从资金注入的路径,到产业落地的模式,再到未来人才培养的计划……

一个庞大而恢弘、足以彻底改变这座城市未来十年命运的蓝图。

就在他那不疾不徐的讲述中,被清晰地展现在了她的面前。

她听到了一个闻所未闻,名为“产业生态母基金”的宏大构想。

容流资本将以此为杠杆,逐步撬动超过十倍的、来自全国顶尖机构的社会资本,涌入这座向来被资本遗忘的内陆城市。

她还听到,这支庞大的基金,将对泉城现有的产业进行一次“升级”。

帮助它们打破技术壁垒,进入【唐仪精密】全球顶级的供应链体系;

将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技术,注入那些还在苦苦挣扎的传统工业企业,帮助它们完成智能化改造;

并最终,围绕着名为【璇玑光界】的未来项目,在泉城的土地上,构建起一条完整的、千亿级别的智能硬件产业链…

邓雅姿只觉头皮发麻。

一个千亿级别的产业链,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数十亿、乃至上百亿的年均税收,足以让泉城紧张的财政状况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