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立威六科

这一招果然吓退了很多人,现在大家都是知道海瑞也是“苏党”,万一被这位大明神剑盯上,自己本来是求官,别给神剑斩了。

门口聚集的人立刻散去,但是收下来更多的拜帖和荐书,苏泽还要处理。

苏泽又吩咐道:

“把重臣的荐书挑出来。”

顶着鲸油灯,苏泽足足看到凌晨,才算是将这些拜帖和荐书处理完毕。

没办法,官场上讲究的就是人情往来。

拒绝不怕,怕的是失了礼数,那就是真的得罪人了。

比如定国公徐文壁向苏泽推进了几个人选,这些人在苏泽看来都不符合中书门下五房的要求。

不过徐文壁的这些荐书都是一模一样的内容,苏泽判断这也是他抹不开面子,被人上门求上来才写的荐书。

这类的荐书,苏泽只要礼貌婉拒就行了,以定国公和自己的关系,徐文壁也不会因此生气。

成国公朱时泰和苏泽的关系就远一点了,这其中还有一封朱时泰亲手书写的荐书,推荐的是兵部的一名主事。

这种就不能立刻拒绝了,苏泽准备让人去调查一下这名官员的名声,考虑要不要任用他。

林林总总,远近亲疏都要照顾到,等苏泽处理完毕后,下定决心一定要高价聘请一名得力幕僚。

可这件事哪里有这么容易,这种幕僚要处理大量苏泽的私人事务,必须要是信得过的人才行,能力和才学上也必须要过关,否则惹出乱子反而更麻烦。

苏泽苦笑一声,都说朝堂上“苏党”众多,可自己连个亲信幕僚都找不到。

——

十一月十四日,太子朱翊钧上书。

中书门下五房需要在紫禁城内办公,庶务繁多,为了照顾官吏通勤,太子请奏在紫禁城附近找一片土地,建造新式土楼,作为中书门下五房的宿舍。

隆庆皇帝自然是准奏,并且直接从内帑拨款建造。

满朝都称赞太子体贴下臣,中书门下五房更是成为京师官吏都向往的去处。

但是身为中书检正官的苏泽,正在头疼中书门下五房的办公场所问题。

苏泽正在印君舍人刘珺的带领下,查看中书科的办公场所。

中书科也是朱元璋设置的,这位酷爱“扁平化管理”的明太祖,也不设中书科的主官。

但是任何一个衙门都需要一个部门领导,所以中书科会推举最年长的中书舍人,负责中书科的官印,外朝一般称呼为“印君舍人”。

刘珺就是中书科的印君舍人,他曾经是李春芳身边的中书舍人。

李春芳致仕后,刘珺也请求外任。

但是高拱觉得刘珺熟悉中书科的事务,本身又是一个谨慎的性格,所以还将他留任。

“苏检正,您也看见了,中书廊拥挤逼仄。”

“还是请您上奏陛下,将中书科迁往他所,此地交给中书门下五房办公吧。”

苏泽摇头说道:

“刘舍人这是什么话,中书门下五房乃是新设,这中书廊给中书科办公,乃是祖制,苏某岂有鸠占鹊巢的道理。”

刘珺也没想到苏泽这么好说话,心中也有些感动。

听到苏泽这么说,在场的中书舍人们也感动异常。

但是感动归感动,缺乏足够的办公场所这是事实。

皇帝已经亲自拨款扩建内阁的办公场所了,但是在宫中营造房屋手续繁杂,工程进度也很慢。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