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班底

如果不是吏科试,各衙门的文吏根本就不够用。

这几个问题谈完了,整个机构的框架也算是搭起来了。

五房有主司一名,正五品,除了孔目房之外,都有阁老们商议人选,作为阁老们的贴身政治秘书。

再设副主司一名,从五品,副主司负责主持各房的日常事务,研究起草阁臣需要的政令文件,沟通对应的六部九卿衙门。

每房还有品级不定的经历官五到十人,这些经历官就负责日常工作。

再配备书吏若干,根据日后的工作量增减。

目前中书门下五房就和中书科公共架阁库(档案室)。

每旬轮流派遣一名六科给事中,驻在中书门下五房监督办公。

这位给事中负责安全保密工作,监督中书门下五房的官吏,随时可以向皇帝或者内阁提出弹劾。

经过一个上午的讨论,整个中书门下五房机构框架出炉。

四位阁老都是十分的满意,有了这个部门之后,内阁的权势确实大大加强!

张居正日后也不需要经常去户部坐镇,就可以牢牢控制户部事务了。

再加上考成法获得的对六科都察院的考核权,苏泽刚刚上奏让内阁得到的七品以下官员任免权和六部九卿衙门庶务权,可以说是这届内阁是大明有史以来最有权势的内阁了。

除了就要致仕的殷士儋外,剩下的三位阁老都是摩拳擦掌。

阁权空前强大,这是所有前辈都没能做到的事情!

三位阁老都摩拳擦掌,想着如何大展宏图!

——

十一月六日,苏泽在内阁所提的要求,都由内阁起草奏疏上报皇帝,隆庆皇帝自然全部照准。

紧接着,四位阁臣分别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了自己门生弟子担任。

吏房主司名叫宋之韩,这位是嘉靖四十四年的进士,这一届的主考官正是高拱。

更重要的是,宋之韩还是高拱的河南老乡。

宋之韩科举名次不高,都没能入翰林院,初授襄陵县令。

但是宋之韩能力相当不错,隆庆二年就被调回京师,担任吏科给事中。

接着又转任吏部员外郎,是典型的高党核心官员。

其实高拱原本更加属意张四维。

张四维如今是文选郎,也是正五品,来中书门下五房也算是平调。

但是这样一来,张四维就是苏泽的手下了,高拱也明白这个弟子的脾气,最后还是作罢,选择了从五品的宋之韩。

张居正选择的是户部郎中王篆。

这位是嘉靖四十一年的进士,也是张居正的荆州府老乡。

同样是科举名次不高,初授吉水知县。

也是在地方上干的出色,被调入京师为官,累功升到了户部郎中。

赵贞吉的人选是宋纁。

这位总算不是赵贞吉的乡党了,但是宋纁入仕后一直都和赵贞吉走得很近。

宋纁是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同样因为科举第次不高,初为永平府推官。

后来是赵贞吉举荐他,升任山西监察御史。

在嘉靖末年到隆庆初年,几次俺答犯边,赵贞吉都推荐宋纁巡边。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