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岁的阁臣,这是何等恐怖的影响力?
苏泽连忙谦虚了两句,殷士儋又看向苏泽,问道:
“子霖看了老夫的辞表了吧?蒙学教育本就是你提的,你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
殷士儋的辞表,就是他最大的政治遗产。
对于这份违背了自己学术理想的政治遗产,殷士儋自然是十分重视的,他想要听听苏泽的看法。
毕竟肉眼可见苏泽是要入阁的,能不能留住自己的政治遗产,苏泽的态度也很重要。
苏泽说道:
“殷阁老以陛下一身系国族大同,实乃百年国策!”
听到这里,殷士儋更高兴了。
果然苏泽能够看出自己的谋划!
这是殷士儋苦思冥想出来的办法,苏泽一眼就看透了!
殷士儋的心情更好了,但是他看到苏泽还有话说,连忙问道:
“子霖还有什么想法就说吧。”
苏泽迟疑了一下,这才说道:
“殷阁老的国体之论确实十分的精妙。”
“可万千系于陛下一身,也就是权力集于陛下,吾等大臣得君权而行政。”
殷士儋点点头,这正是他想要构建的未来。
苏泽说道:
“吾等大臣有权无责,如若遇到大事,何计?”
这下子殷士儋愣住了。
这种神圣化的虚君政治,最大的问题就是责权等。
皇帝名义上拥有天下,实际上执政的权力在大臣手里。
大臣手里有执政的权力,但是没有对国家的责任,只有对君主的义务。
这种政权,很容易陷入到集体狂热之中。
这种时候,谁又能给这个帝国踩下刹车?
殷士儋陷入到思考中。
但是苏泽很快笑着说道:
“阁老,苏某说的都是百年以后的事情了,这种时候,只能相信后人的智慧了。”
“一道国策,能十年不易,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能用上百年,都是千古良策了,咱们今人何必苛责呢。”
殷士儋也露出笑容,显然在目前,苏泽是认同自己的政治遗产的。
那自己也算是对得起隆庆皇帝的知遇之恩了。
就在这个时候,内阁首辅高拱,次辅张居正,三辅赵贞吉也都踩着点走入内阁。
苏泽一一拜见众人,这时候也到了内阁正式办公的时间。
大明内阁,在不上早朝的时候,差不多在七点开始办公。
如果要上早朝,内阁就要在早朝前处理紧急公务。
所以苏泽请罢早朝,最轻松的就是诸位阁老了。
赵贞吉打了一个哈欠,因为皇帝生病,从今年开始阁臣都轮流值守紫禁城,看来昨天值夜的就是赵阁老了。
高拱看向自己的得意弟子,开口说道:
“昨日陛下专门下旨,从内帑拨款修葺内阁,并在内阁边上修建庑房,作为中书门下五房的办公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