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国体初论之其二

苏泽需要通过上疏来确认内阁的态度,再通过和海瑞的谈话确定都察院的态度,这才进行模拟。

简单地说,苏泽先投石问路,等到局势确定,形成合力之后再模拟,就可以节省威望值了。

——【模拟开始】——

《请重设中书门下五房奏议》送到内阁。

内阁集体辞职,向皇帝施压。

司礼监立刻送到隆庆皇帝面前。

面对你的奏疏,和内阁施压,隆庆皇帝非常愤怒,下令将奏疏发往朝野,京师五品以上官员都要上疏表态。

都察院副都御使海瑞举荐你担任中书检正官,更加剧了皇帝的怒火。

但是冷静下来,皇帝又发现,如果内阁全体辞职,朝中没有能够继续接任内阁的人选。

朝野对于你的奏疏也是意见不一,六部九卿衙门不少官员反对你的奏疏,但也有不少大臣赞同你的奏疏。

隆庆皇帝下旨慰留内阁,最终只同意单独设置内阁中书科,从中书科选派一部分中书舍人专门为内阁处理庶务。

你的奏疏被搁置。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 。】

【若要完全通过你的奏疏提案,需要支付 ?】

, 。

只需要 ,皇帝已经差不多妥协了。

从中书科单独抽调人选成立内阁中书科,成立单独的内阁秘书机构,这是皇帝给阁臣台阶。

这也是隆庆皇帝,如果换做嘉靖皇帝,苏泽大概要挨廷仗了。

虽然内阁中书科实质上和中书五房差不多,但是政治上还需要名分。

中书科原本就存在的机构,中书舍人多是恩荫官,在大明官场上被其他官员歧视。

中书门下五房,一个完全由内阁控制的秘书机构,从政治象征意义上说是完全不同的。

苏泽之所以这么着急,是因为对内阁制度的改革,必须要在隆庆皇帝驾崩之前定下来。

如果隆庆驾崩,小皇帝继位,这时候再提内阁改革,那就是欺负小胖钧孤儿寡母了,内阁在道义就彻底站不脚。

一旦隆庆皇帝驾崩,一直到小胖钧亲政之前,大概率这些上层结构是没办法大改了。

这也是原时空张居正变法的困局。

没办法动上层建筑,变法只能通过一些临时政令来推动,那等到张居正身死,政令一废止,就人亡政息了。

等皇帝驾崩后,要持续推动变法,就需要一个强烈的内阁机构,一个适合当今局势的政治体制。

苏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是”。

【叮!威望值已扣除,宿主已在现实中提交奏疏,模拟结算将在奏疏执行后进行!】

【剩余威望: 。】

接下来就要看,系统如何让皇帝改变心意了。

——

苏泽的奏疏,内阁的请辞,这些都让皇帝罕见的发怒了。

隆庆皇帝宽厚,但他的身份是皇帝。

而且不能因为他的优柔寡断,否认他的政治能力。

隆庆朝的内阁任命都是很有水平的。

徐阶是过渡内阁,徐阶是前朝重臣,又是倒严功臣,是自己在储君时期就一直支持自己的重臣,由徐阶来负责过渡是最合适的。

李春芳内阁是稳定内阁,利用李春芳的威望平衡内阁各派,那是大明内阁最稳定的时期。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