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没想到立下这样的大功,朱时坤却一点都不骄傲。
当年陈璘在东南抗倭的时候也立过大功,当时他就被主帅戚继光给批评了,陈璘当时还不服气,但是很快就因为贸然出击大败,如果不是戚继光保护,当时陈璘就要被问罪处斩了。
此后陈璘的性格才稳重了一些,戚继光才认为他有为一方主帅的才能。
陈璘以己及人,本以为朱时坤和他一样,却没想到对方十分的稳重,并没有因为立功失态,这让陈璘更满意了。
陈璘叹息说道:
“等我打不动仗后,一定要去武监谋个教职,真不知道你们这些武监生是怎么教出来的。”
这次武监生的表现实在是太过于亮眼,以至于陈璘都觉得自己这个主帅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具体作战计划,都是在军营中的武监参谋完成的。
他们都是经历过系统教育的,虽然缺乏实战经验,但是每一份作战计划都十分的详实,陈璘只需要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很快这些武监参谋就能拿出改进后的方案。
具体作战任务都是这些基层的旗正完成的,他们都和朱时坤一样,作战非常勇猛,军令一下就坚决执行,陈璘感觉这辈子打仗都没这么轻松过。
仗打得轻松,最让陈璘头疼的文书工作,这些武监生也都做得很好。
他们甚至还各自写出了作战总结,原来这些都是武监教务长苏泽的要求,这些武监生理论上还没有毕业,只是在京营实习,这些作战总结也是要决定他们毕业成绩的。
在夸赞自己的时候,朱时坤没有特别的感觉。
但是听到陈璘夸赞武监的时候,朱时坤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
经历过战场之后,朱时坤更加怀念武监的生活,武监同期之间的友谊也更加纯粹。
朱时坤隐约觉得,兄长他们选择的道路也许是错的。
仅仅是依靠亲近皇帝,在皇帝身边担任军事顾问,是没办法让勋贵重新站上历史舞台的。
只有无可辩驳的军功,才能让武勋集团重新站起来。
但是军功要从哪里来?
这些日子这个问题,前些时候,一直在困扰朱时坤。
西北无事,辽东女真也被李成梁打断了脊梁。
一直到了西南,朱时坤才发现,这里不是就有大把的军功吗!?
陈璘接着说道:
“新任广西布政使就要到任了,这次朝廷还让这位布政使兼了都指挥使的差事。”
“朱旗正,这些你比我在行,朝廷这是什么用意啊?”
朱时坤立刻说道:
“一省的布政使,又兼任都指挥使,这等于是一省总督了。”
“这么说来,朝廷是不准备让我们安南军近期回京了。”
陈璘很快明白了朱时坤的意思。
还让涂泽明这个新任的布政使总督军务,看来朝廷是还要继续在西南方向用兵,至少要在西南进行军事威慑。
陈璘搓手说道:
“确实,广西虽然平定,但是三土司之乱牵涉的土司何止广西一地,云贵川湖广的很多土司,都和三土司有所牵连。”
“这些年来,西南土人叛乱,袭杀汉官汉人百姓的案子不少,前几任官府都姑息了,看来是时候要出重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