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泽本以为自己还要再费口舌,却没想到成子文一下子就明白了。
苏泽只能感慨,能做到一方大员的,果然都是有能力有眼光的!
苏泽说道:
“成大人高见!苏某就是为了这件事来的!”
“如果货物只在登莱二港流转,那於整个民间是无益的,过量的银元反而会伤害百姓。”
成子文连连点头。
这个道理读书人自然明白,財富的增长如果都集中到有钱人手里,必然会导致普通百姓受损,这对於朝廷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用原时空的话说,就是发展红利没有惠及百姓,大额资金都在空转,最终就是通货膨胀,普通人实际购买力下降。
苏泽担忧的也就是这样,登莱港口发展是不错,但是並没有惠及到周围的府县,如果这样下去,那往来港口的海商,和港口以外的內陆百姓,完全就是两个物种了。
矛盾和仇恨就会积累,国家就会更加不稳定。
苏泽说道:
“如果能修建一条铁路,从登莱出发,连通大明府。”
“那样一来,登莱的海港,就可以和大明府的大运河连通,货物流转更加方便,沿途的百姓也能因此获利。”
“成大人以为如何?”
从莱州到大明府的铁路?
这个宏伟蓝图,让成子文心一颤。
这么长的铁路,维护费用要多么夸张啊!
苏泽又说道:
“成大人,如今山西已经出现了一物,名为蒸汽机,原本是用来在煤矿抽水的。”
“范氏煤矿的工匠们,改进了蒸汽机,已经研製出可以拖著矿车自动运行的蒸汽机了。”
其实从抽水到牵引马车,这里的技术难度並不高。
大同范氏的这个技术也没有多先进,牵引的矿车速度还不如马拉矿车。
但是只要走出了技术道路,距离可以真正使用的蒸汽火车也就不远了!
可等完全体的蒸汽火车头建造出来,再进行铁路建设也就太晚了。
铁路建设是一件费时费力,建设周期漫长的基础工作,尤其是大明这样地大物博的地方,如果不提前规划建设,又如何能赶上突飞猛进的工业狂潮?
这条沟通运河水道和海运枢纽的铁路,能够让沿线的城镇都发展起来,在北方也建立一座工业基地出来。
这才是苏泽此行的重要目的。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成子文也明白了这条铁路的巨大收益。
但是他是从基层一步步升上去的,对於人性有很深的理解,成子文担忧的说道:
“可是这可不容易啊,直沽铁路是联通京师的,吴淞铁路也不用说了,江南本来就富庶。”
“这莱济铁路要怎么募资?”
苏泽笑著说道:
“这正是苏某来和成大人商议的。”
“铁路募资也是权益之策,铁路和道路一样,最后必然是国有的。”
成子文点头,铁路其实和道路运河一样,確实不適合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