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请分税以紓地方財情疏》

第 《请分税以紓地方財情疏》

张居正的问题,正好切中了在场眾人的疑问。

苏泽將税制搞的这么复杂,这对於大明有什么好处呢?

就连高拱也看向苏泽。

苏泽顿了顿说道:

“诚然,如此徵收商税,会进一步增加吏员的开支,也要求更加专业的吏员,但是这样的好处有二。”

“首先是税收来自於本地。”

“以往山西的煤炭,会在运送到京师的时候交税,商税也都被顺天府徵收了,山西本地征不到税,但是本地官府却要承担管理煤矿的责任,一旦发生房山那样的矿难,本地官府还要被问责。”

“如此一来,地方官府缺乏开矿的动力,反而会限制煤矿。”

“如果税收收入本地,那也作为地方官员的政绩,那地方官员的態度也会更加的开放。”

??????.??????全手打无错站

眾人纷纷点头。

官员都是政绩驱动的生物。

每一个官员,最需要的就是政绩。

正如苏泽说的那样,房山煤矿事件后,房山县令被问罪,结果就是山西很多地方都关停了煤矿。

政绩和我没关係,出了事还要我兜底,是个官员都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苏泽接著说道:

“其二是为了均平税负,四民道德四民纳税,工矿主也是商的一部分,他们的矿山工厂,就和拥有土地的地主一样,没有理由地主要交税,工矿主却不交税。”

“商有商德,工矿主纳税了,也就承担起了他们的责任了。”

这下张居正也点头,苏泽的理由很充分。

见到大家都理解了,苏泽拋出他真正要说的话,將话题拉回到了之前討论的问题上,也就是朝廷和官府財源的问题上。

“诸位阁老,各位大人。”

“下官以为,工矿商税,中枢应该和地方分享。”

“为了鼓励地方兴办工商业,中枢可以和地方约法三章,开徵工矿税的三年,工矿税收大头归属於地方,小头归属於朝廷中枢。”

“等三年期满之后,则地方官府和朝廷中枢对半分帐。”

“如此一来,地方上才有兴產殖业的动力,也可以解地方財源紧张的困境。”

等一口气说完,苏泽停下来,看向眾人的反应。

果然,所有人都沉默了。

苏泽心中嘆气。

古往今来,中枢和地方的关係,都是非常难处理的。

一个组织,最重要的两个权利,就是人事权和財权。

甚至可以说,財权有时候比人事权还重要。

因为一个比较大的组织,能够走上领导岗位的都是少数,大部分人一辈子所爭取的职级,也就是爭的待遇。

財政可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权的问题。

大唐的藩镇割据为什么厉害,就是因为在安史之乱的时候,朝廷中枢失去了地方財政的控制权,这才让地方节度使坐大。

所以从宋代开始,就一直限制地方的財政权利。

太祖朱元璋之所以要求天下税收都要送到京师,就是为了削弱地方財权,把財权牢牢控制在朝廷手里。

原时空,这个体系一直到清末才崩溃,接著就出现了东南互保。

没办法,中枢和地方的关係,从来都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但是现在是个好时机。

如今大明四周没有强大的外敌,也就没有军事上的压力,可以全心面对內部的事务。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