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李一元这个通政使,大概是皇帝对他不是很熟悉,都没有能入选读卷官的行列。
但是皇帝却点了苏泽担任读卷官,这可是相当的殊荣了。
李一元语气中带著酸味说道:
“陛下钦点子霖为读卷官,可不要损了我们通政司的名声。”
苏泽连忙说道:
“多谢大银台教导。”
在一旁的徐叔礼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
苏泽出任读卷官,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看来自己这位大银台是酸了,皇帝想到苏泽也没想到他。
——
三月十二日。
明代殿试设在皇极殿內,殿內设置桌案,皇帝在御座上监考,苏泽这些廷试读卷官负责监考和批改考卷。
作为最年轻的廷试读卷官,苏泽只能积极承担起监考的工作,好在大概也没有读书人会在殿试上作弊,象徵意义大於实际意义。
苏泽也偷偷看向御座上的隆庆皇帝。
比起正旦大朝会,皇帝的脸色好了一些。
但大概是失语后的压力,隆庆皇帝脸上没了笑容,眉头时刻紧蹙著。
这次殿试,所有的旨意都是通过冯保宣读的,不过隆庆皇帝会用手势操纵冯保,大概是准备了几套话术应变。
这么看来,皇帝对內廷的控制力还是很强的,冯保还难以干涉朝政。
苏泽微微放心了点,看样子皇帝应该还能撑上一段时间。
殿试的作答时间没有具体限制,但是一篇策论的作答时间大概是半日。
这次的题目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苏泽也没想到,隆庆皇帝竟然如此坚定的支持变法,在自己病中的这次殿试,也选择了这样一个题目。
这位皇帝,虽然有软弱等缺点,但是对变法的支持还是很坚决的。
想到这里,苏泽也微微有些伤感。
苏泽来回巡视的时候,也看了张元忭的考卷。
比起上一次会试的卷子,张元忭这一次的卷子要平和很多。
他在推崇变法的同时,也提醒朝廷要当心变法中的问题,更是要不急不躁,不能让良法变成残害百姓的恶法。
两次的策论,主题其实也差不多,半日之后,考生就开始陆续交卷子。
读卷官们,则开始按照会试名次,开始阅卷。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这次殿试的名次大概和会试没多大区別。
苏泽忙前忙后给几位阁部重臣打下手,阅卷工作进展很快。
不过等到了最后,状元人选出了爭议。
会试第一是邓以赞,他这次殿试依然是持有激烈的变法立场。
但是他也许太用力了,几位重臣给了过於急躁的判断。
而张元忭则被高拱等人看重。
张居正和几位大臣爭论起来,最后结果是请皇帝来定夺。
隆庆皇帝已经很疲劳了,於是命令读卷官將两人的考卷读给他听。
张元忭的卷子是苏泽读的,苏泽的吐字清楚。
邓以赞也是赵贞吉读的,老赵是一口浓重的川音,皇帝听起来非常的费劲。
最后的结果是,张元忭被皇帝点为状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