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些学子闹將起来,本来也没什么,阁老和吾等都是问心无愧的,只要公布考卷,这些议论自然会散去!”
“坏就坏在有人藉机生事。”
张四维的不满已经快要溢出来了。
他是一个极度爱惜羽毛的人。
张四维是嘉靖三十二年的进士,入进士之后,他走的每一步都是朝著阁老的位置而去。
进士两年后,庶吉士考试中位列第一,授翰林院编修。
后来母亲去世,张四维归乡丁忧三年,正好避过了朝堂上最激烈的倒严党爭。
隆庆元年,张四维就担任经筵官,日讲官。
吏部文选司郎中的任上,张四维不像是其师相高拱那样咄咄逼人,在人事问题上都能让各方满意,贏得了朝廷的一致讚誉。
在这次出任同考官之前,高拱已经向隆庆皇帝推荐张四维,由他升任詹事府少詹事,协理詹事府。
但是这项推荐被皇帝给留中了。
张四维听到的消息,是太子不同意这个任命,太子更喜欢苏泽担任这个少詹事。
虽然这个传闻,张四维自己通过內廷打探来的,也不知道是是真是假,但是这个推荐泡汤了。
高拱对於这个弟子还是不错的,紧接著又推荐张四维升任国子监祭酒。
这一次隆庆皇帝也不好再反对高拱了,於是承诺在这次会试结束后,就以功劳升迁张四维。
但是眼看著会试陷入到风波中,耽误了自己的升迁。
而更糟糕的是,苏泽藉机上书,要求改革科举,將这趟水搅浑。
这些日子,张四维也通过自己的能量,打探外面的消息。
高拱没有支持苏泽的奏疏,內阁之中还有殷士儋这个教育大臣反对。
各地士子都对这个方案不满,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吃了亏。
张四维恨苏泽多事,如果不上书,这件事说不定早就过去了,如今大家都被锁在贡院里,就是想要想办法都无处使力。
而更加让张四维担忧的,是高拱的態度。
高拱没有支持苏泽的奏疏,而殷士儋激烈反对。
要知道,殷士儋如今和高拱算是盟友,两人结盟,还是张四维从中沟通的。
现在殷士儋反对,高拱不置可否,是否说明了,高拱想要藉此彻底打倒张居正?
张四维是个心思很多的人。
他深知政治的残酷。
身为高党核心,他知道这次东西榜的事情,並非是高拱设局。
但是如果换成自己是高拱的位置,现在有一个打击政敌的机会放在眼前,自己要做的就是牺牲几个前途远大的门生,你会怎么选?
张四维不知道高拱会怎么选,但是如果他是高拱,他肯定会选择打倒政敌。
至於弟子,日后再补偿就是了。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张四维就越发的不可收拾。
苏泽已经是从四品了,而张四维还是正五品。
张四维要比苏泽大十几岁。
虽然从权势上说,张四维这个正五品,大概是全大明最有权势的正五品。
但是联繫到两人的年纪。
苏泽可以犯错,以他和太子的关係,日后还是能入阁。
可是自己可没有犯错的机会。
在各种思考之下,最终,张四维选择见了张居正。
他看到张居正如此淡定的態度,判断张居正必然会有脱困的办法,既然这样,他就需要张居正带著他一起从泥潭里出来。
当然,张四维並不是要背叛高拱,而是暗中向张居正靠拢一点。
也许在日后,他会將高拱核心的一些消息传递给张居正。
又或者在一些时候,稍微不那么顺从高拱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