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件事算是暂时安定了外朝人心。
紧接着,皇帝再发圣旨。
今年的会试,以内阁首辅,大学士高拱为知贡举。
内阁次辅,大学士张居正为总裁官。
吏部侍郎吕调阳,出任副总裁官。
又列出了二十名阅卷官,都是翰林出身的官员。
除了苏泽自己外,自己的几位老熟人,张四维、申时行都被塞进了阅卷官的名单之中。
这份名单也同样充满了政治博弈。
知贡举是名义上的主考官,主要负责科举方面的统筹工作,并不是直接的考官,也不负责出题批改之类的事务。
所以知贡举虽然名义上也是考生的座师,但其实论亲近程度,是不如总裁官的。
按理说,高拱是应该做这个总裁官的,而不是让给自己的政敌张居正。
但是苏泽又很快明白了高拱的心思。
总裁官、副总裁官和阅卷官,在会试期间是要“锁院”的。
也就是说,从出卷一直到会试批改结束,他们都要在贡院里锁着,不能和外界沟通。
张居正出任总裁官,那从二月到三月这段日子,他都要被锁在贡院里。
一旦隆庆皇帝在这段时间出现什么意外,张居正就无从应对!
不愧是玩政治的老手!
而副总裁官吕调阳,在高拱担任吏部尚书的时候,就是他的吏部侍郎。
吕调阳是妥妥的“高党”。
这样一来,也能削弱张居正这个“座师”的影响力。
而这份阅卷官名单,也同样是各方势力的大佬,给自己看中人才的镀金名单。
能够入选阅卷官,差不多等于是准重臣的名单了,等到有了主考官的资格,担任一届主考官,差不多就能入阁了。
大明朝的高级官员升迁就是如此的迅速。
比如张居正,他在嘉靖三十八年,刚刚从正七品的翰林编修,升为六品右春坊右中允。
三年后,嘉靖皇帝驾崩前,他就升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
接下来等到隆庆皇帝继位后,张居正就立刻入阁。
苏泽比起这些“前辈”来说,也不过是稍微走得快了一点,出名更早一点罢了。
——
正月十五,今年的上元灯会比起去年规模要小了一些。
灯会上,也多了一些祈福祈寿的吉祥符号,百姓也会购买寿字符,在家中祷告为皇帝增寿。
京师百姓自然知道摊上隆庆皇帝这样一个皇帝的不容易。
隆庆在位期间,解决了北方边患问题,发展京师工商业。
更罕见的是,隆庆皇帝在位期间没有折腾,不像是他的父皇那样兴修宫殿道观,京师百姓安宁了很长时间。
其实大部分君主只要不折腾百姓,好好呆在宫里,百姓的生活都能变好的。
再加上苏泽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改革,让京师成为北方工商业的中心,更加的繁荣。
普通百姓记不住那么多的政策,他们会将统治者的名字挂在繁荣之前,以后都会将君主和这段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联系起来。
有关隆庆之治的说法,在民间迅速传开。
当然,官方是不认可隆庆之治这种说法的。
皇帝还没龙驭宾天,说什么“隆庆之治”是不是在咒骂皇帝死?
等过完上元节,苏泽就被召入宫中。
召见苏泽的自然不是隆庆皇帝,而是太子朱翊钧。